[CDT] 真实故事计划|年轻人离开天通苑

Liste des GroupesRevenir à sc china 
Sujet : [CDT] 真实故事计划|年轻人离开天通苑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soc.culture.china
Date : 01. Jul 2024, 21:35:16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5v3u3$141o$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天通苑没那么挤了。近三四年总有人这么说。

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曾住着六七十万北漂,早高峰上地铁要排队半个小时。25年来,这座诞生于1999年的居住社区,一直以房价、房租洼地,被很多成本有限的北漂一族作为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因此居住密度大,声名在外。天通苑的人潮聚散,某种程度上也暗示着人潮对北漂未来期待的涨落起伏。

走入这座社区,业主、租户和房屋中介都对“没那么挤了”体会深刻。天通苑人群聚散,冲刷着北漂群体的欢欣与失落。

CDT 档案卡
标题:年轻人离开天通苑
作者:吴寻
发表日期:2024.7.1
来源: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主题归类:躺卷润韭献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天通苑不挤了?

工作日,天通苑的“苏醒”,以上班族从四面八方的住宅楼栋里鱼贯而出,如蚁群般涌向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为标志。

早8点,住在天通苑东二区的李福顺也汇入了向地铁站涌去的人潮。天通苑没那么挤了。李福顺回忆,至少从今年年后开始,挤地铁的人少了许多。

地铁站门口排队的人群不再如汪洋大海。过去,地铁站管理方为维持人群进站秩序,设置了一列列铁栅栏,如今铁栅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撤走。抵达地铁站后走大概五六分钟,队伍中的李福顺就进站登上了地铁。李福顺说,两年前,他在这里得排队半小时以上,才能挤进车厢,人们卡在栅栏中间,摩肩接踵,来来回回绕弯,有时候他觉得那阵仗跟电子游戏“贪吃蛇”一样。

去年年底,就有人发现天通苑的地铁没那么挤了。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说:“天通苑站8点外边竟然不排队了。”另一位网友在帖子下回复说:“7点钟天通苑站一趟可上,7点半最多(等)两趟。”

2023年,因为北京地铁17号线在天通苑社区范围内的“天通苑东”站投入使用,一部分人换租到天通苑东站附近。这不仅让每天涌向5号线的人群变得稀疏,也带动了天通苑东附近的房屋租金上涨,5号线附近的房子租金有所下跌。

在李福顺的感受之中,地铁站没那么挤了,撇开新增地铁站的因素,也和天通苑区域内的人确实变少了有关。人变少了,不仅是在地铁站,好像从今年以来,天通苑及周边社区都给他这种感受。

住在天通苑这3年,李福顺有时候会在五号线上多坐一站,到终点站“天通苑北”去吃饭。在天通苑北附近,一个叫“东三旗”的城中村里,李福顺印象中,那里都是二三层楼的自建房,即使在天通苑范围内,那里的物价也更为低廉。往往,只掏十二、三块他就能吃上一顿盖饭,这个物价水准的饭馆在北京其它地方基本不会成群出现。

今年春天,李福顺去那儿吃饭时,发现曾经家家爆满的小饭馆街,有的饭店已经关张,有的门上贴着“本店转让”的信息。即便开着的饭馆里,也没有多少人吃饭。

自千禧年前后进入民众视野,天通苑这个盘踞北京奥北地区的社区,就以人多拥挤的固有印象,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区域。在媒体二十余年的报道中,它庞大而拥挤,是亚洲最大生活社区,常驻人口一度达到60余万。

天通苑总共600多栋楼。庞大的住宅楼群,划分出区域,分为本区、东苑、西苑、北苑和中苑五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3个区。

天通苑没那么挤了,成天穿梭于住宅楼丛的二房东和房产中介们,对此也有所感应。

一位在天通苑工作了5年的房屋中介说,以前天通苑的一个单间,房租都在1500元以上,而且得是远离地铁站的小区,才能有机会遇到这个价格。今年以来,预算每月1200元左右也能找到更好的房子。“北京整个租赁市场都降了,五环以内可能不太明显,天通苑这样的打工人聚集的超大社区,降得明显一些。”这位房屋中介说。

在他的印象中,天通苑租房市场最好的时候,是他刚来的2018年和2019年。这些年,租房的人逐渐变少,今年租房的人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他猜测原因:“我的客户不少是做IT的,这两年他们一些人连续降薪,北京消费又比较高,就有人就离开了,去到重庆或杭州这些地方发展。”

天通西苑三区,紧邻天通苑地铁站。顶着6月北京的烈阳,两位五十多岁的东北籍老年女性,在小区台阶上等待着她们的租客。地铁站里出来一个青年人,停在她们面前问了几句后,她们收起摆在一旁写着租房信息的硬纸板牌子,去开不远处停放着的一辆大江牌电动三轮车。

三轮车驾驶位后的方形车斗内,架了一块垫了软垫的木板,年轻人往上一坐,两个老人带着他,扎进了不远处天通西苑的楼林之中。



图 | 两位老人的三轮车‍

天通西苑三区共有36栋楼,不算太多——路上,老人不忘和年轻人介绍社区——这里最多的一个小区有60多栋楼呢。路上聊开了,两位老人们说起,电动车是借来的,当二房东只算是兼职,她们来北京,都是为了给在北京工作的孩子带娃。

三言两语间,三轮车停了,她们把年轻人带到一间半地下室前。打开门,一股湿气夹杂着类似未洗袜子的气味漫了出来。屋内静悄悄,目之所及是一条走廊,墙上铺排开一列房门。房顶的水管上,挂着还在滴水的衣服,女性的贴身衣物和快递员的制服贴在一起。

这是一处半地下室隔断房。其中一位老人打开一扇门,内里房间狭长,不足5平米,铺了一片榻榻米和一张桌子。床头上方靠近房顶的位置开着一扇小窗。年轻人想知道其它房间里住的都是什么人,老人告诉他:“现在住的人少,不少房间都被人租来当仓库用。”年轻人正犹豫,老人问他:“这间房租金800块,你今天能不能租?租的话可以便宜点,700块。”



图 | 半地下室里的单间‍‍

年轻人提出,想继续看看其它房源。于是,两个老人开着三轮车,如翻越群山一般,带着他从1号楼翻到19号楼,又去了31号楼。一下午看了4间隔断房。

天通苑的主力户型为150平米的3室两厅,和150平米左右的顶层复式,均是方正户型。现如今不少三居室都被改造为7到8个房间的屋子,设置两个公用卫生间。每个房间面积10平米左右,租金普遍在1500元到1900元之间。蜗居的空间无法谈户型。在一间隔断房里,年轻人看到阳台上还放着一张床,只用了一个帘子遮挡。

这些隔断房,是过往熙攘时期留下的痕迹。过往,每套隔断房人都住得满满当当,如今房间空置了不少。老人跟来租房的年轻人说:“现在是租房的好时候,一个单间价格比往年降了两三百。”为什么会降价,老人说是因为租房的人少了:“三年特殊时期过后,不少企业都搬离了北京。”

多面天通苑

在天通苑,房租水准和与地铁站的距离相关,离地铁越远房租越便宜。在房屋中介王易的客户中,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刚开始奋斗,很多人只租那种不靠近地铁站的单间。

2016年,王易就在天通苑当租房中介了。他是河南周口人,2016年他女友在昌平的吉利大学读书,为了离女友近一些,他大专毕业后就从河南来到天通苑,找了一份租房中介的工作开始打拼。这些年,他的见闻为天通苑的租房史提供注解。

他看过很多北漂完成当初拼搏的目标,在北京买房落地生根。

王易有一个家庭客户,男主人在大厂做IT,一家人在天通苑租两年后,干脆在天通苑买了一套房。天通苑的房子都是经济适用房,房价相对便宜,是财富积累不多的上班族最优选择。

王易身边有个早几年入行的中介朋友,2017年在天通苑买了房。他还听说,有更早入行的二房东,在天通苑购置不止一套房产,从二房东变成大房东。这些成功的故事,激励王易更加努力上班。他几乎不出天通苑,很少进城,唯一的业余活动就是去旁边的水库里钓鱼。

像很多来北京打拼的人一样,王易怀揣朴素的愿望,想在这里挣一笔和女友结婚的彩礼钱。他加入一家小中介公司,做六休一,底薪4000元,租房旺季,底薪加提成能达到两万多元。

那时候互联网蒸蒸日上,位于西二旗的大厂还没那么卷,字节跳动的市值刚过千亿美元,没人谈论996。租住在天通苑的,有很多大厂员工。每天清晨,他们从天通苑站出发坐两站到立水桥,再转13号线到达西二旗。

早期来到天通苑打拼的人,更容易积累财富。1999年,天通苑社区建立初期,菜地遍布,人烟稀少,只有一小片低矮的楼房。住在这里的人们,购物、逛街、看电影、看病都需要开车进城。也是在这一年,北京推出天通苑等19个经济适用房社区,此时天通苑房价仅2650元/平米。从2000年到2003年,天通苑东苑和西苑相继建成,随着居民陆续搬入,天通苑人口急剧膨胀,迅速超过10万人。

2006年,37岁的邱立华在天通苑北一区买下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每平米房价不到3千元。在邱立华的印象中,当时天通苑的道路和生活设施基本已经成型,很多北漂人的第一站都会住这里,因为房租相对便宜,一个单间房租仅几百块钱,租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也只要一千五百多元。

2007年10月,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后,天通苑人口进一步增加,随后龙德广场和物美超市也陆续建成。那时候天通苑人群比较杂乱,小摊贩到处叫卖,路边随处可见烧烤摊,让这里充满烟火气。

“就感觉整个社会生机勃勃,机会遍地,只要努力就能挣到钱。”那时,30多岁的邱立华对未来充满希望。他毕业于医药大学,在北京做医药销售,属于自由职业,平时还干些兼职,2008年前后他每月就能赚两三万,好的时候能赚四五万。他身边接触的一些人,有做买卖的、开饭店的,大家每天干活的劲头十足。

如今在天通苑已住十多年的邱立华,一直记得2018年的那个夏天,“突然发现,大街上没什么人了。”邱立华认为,以前天通苑乱吵吵的,热闹极了,后来环境逐渐变好,人却没那么多了。当时,因为一场严重的火灾,城市管理方意识到集生产、仓储、住人于一体的违章建筑的危险性,开始在全市范围整顿违章出租公寓、群租以及地下室出租,天通苑成为重点整治区域之一。

在租房中介王易的印象中,2017年年底,天通苑北站拆除了很多三、四层楼的自建房。一些租不起房的人离开了北京。

这些年还有一部分租客,因为隔断房离开了天通苑。由于不合规,隔断房虽然存在时间久,但有被举报的风险。王易手里的房源一旦被举报,他会很配合管理方,不敢有任何反抗,否则可能还会面临罚款。

具体解决办法是,他先把隔断房里的租户安排到其他房子里,再请工人去拆除隔断,等过阵子没人上门检查了,他再过去重新打上隔断。他坦陈,这个过程像猫鼠游戏一样。一拆一装,成本是两千元,钱公司不给出,得他自己承担。

“说白了,我们拿到房挣的就是客厅的钱,不让在客厅打隔断挣什么钱呢。”王易说。这种举报一年会有四五次。

他怀疑有些是二房东所为,也有旁边邻居举报的情况,后者是因为生活被打扰到。天通苑的住户有时会呈现出一种阶层折叠,这套房租住着八户打工人,下面楼层的大三居可能住着一户中产家庭,生活境况不同,难免会有摩擦。有些房子隔音效果不好,打工人晚上九、十点下班回来,很容易吵醒楼下已经入睡的孩子。

被邻居举报次数多了,王易想到避免的办法。他在天通苑东二区有个房源,那是一套复式,加上隔断总共6户,住着12个人。他知道楼下的业主有孩子,便花200块钱买了一篮子水果,敲开业主的门说:“楼上住的人比较多,您多担待,有什么事可以先打电话给我。”他把水果和名片一同递过去,200块钱解决了2000块钱的事。

王易说,前几年特殊时期,天通苑人口流动比较稳定,房租也没怎么上涨。那几年反而是王易收入最高的时期,“因为很多人无法离开北京,只能续租房子。”他不仅首次租给客户房子能拿到提成,客户续租时,他还能得到一笔钱。2022年,有一个月他的工资达到3万多,是他几年来工资最高的一次。

近两年,天通苑的房租开始下降。王易说,现在10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大概每个月能租5700元,租客可能还会往下压个三四百块。2019年的时候,同样的房子差不多每个月能租6500元。

去年国庆,王易从一个业主那里拿到一套5层没有电梯的房源,这套房子在三年特殊期间的租金是5000元,业主以为特殊时期过去后,会有一波租房热,就把房租涨到5500元。结果,来看房的客户一听价格扭头就走,后来业主陆续把价格降到5300元和4900元,至今没人谈价。“还有一些业主死扛着价格,宁愿不租都不降价,跟赌气一样。”王易说。

王易直观感受是近两年天通苑的人少了两到三成,“一些公司不在了,员工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回家。”王易说,近两年他的一些客户,找工作就要花三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有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客户,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刚上两周班,公司突然宣布要搬到杭州,他只好跟着去。还有一位租客,今年一月份被公司裁员后,一直在外面旅游,房子也不退,人也不回来。

“一家三代人的租户,孩子爸爸往往是挣钱主力,孩子爸爸一旦失业,一大家人都要搬走。”王易说,他的中介同事遇到过这样的客户。因为租房人少,近半年王易每月的收入下降了20%。6月份过去马上将迎来毕业季,按照往年惯例,毕业季也是一次租房热潮,但今年直到现在,王易还没感受到回暖的迹象。

王易在天通苑工作这些年,没能像他的一些同事一样买房,不过他还是挣到了彩礼钱,还在老家县买了一套房。2020年,他和女友结婚,如今孩子已经三岁多,老婆在老家做全职太太,王易每月会把工资的一大半转给老婆。他感觉住在天通苑和他老家县城没多大区别,可尽管现在租房市场不好,赚钱也比在县城多,还无法离开。

沉默的新陈代谢

一些人从天通苑搬走,仅仅是因为无法忍受这里的环境。去年五一,金苗的丈夫因为工作搬到昌平区,夫妻俩便从朝阳搬到天通苑住。他们在西三区租了一间主卧,这套房一共有8户,有中年夫妻,也有年轻小情侣,每天晚上闹闹嚷嚷。

金苗今年29岁,在东城区的一家国企上班。她每天早上7点20赶到天通苑地铁站,因为第一次住在天通苑,她也感受不到看天通苑的人流量变少,反而觉得到处都是人。眼看着身边的人陆续挤上去,车厢里人贴着人,她不敢上前。

去年冬天,她睡觉时感觉脸上有什么东西在爬,惊醒后发现竟然是只蟑螂。还有一次在地铁上,她看到自己的衣服上有只蟑螂,地铁上的人都看到了,令她十分尴尬。今年5月,丈夫的公司迁到望京,她又随老公搬到望京住。搬家时,她丢掉了一些锅碗瓢盆以及大多数生活用品,觉得这些东西都被蟑螂爬过,不干净。

不同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天通苑。37岁的胡泉是一名律师,他硕士毕业于北京一所985大学,工作5年后,2019年他和老婆到天通苑北一区买下一套房,名下还有两辆车。通过自己的奋斗跃升到中产阶层,胡泉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北漂,他看到的天通苑是另一番模样。

十几年来,天通苑在一些媒体报道和名人的讲述中,也形成一些固有标签,著名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曾在一堂课上对学生激情澎湃地说:“想认识北京就一定要去一趟天通苑,那里住了四百万人,地铁都修了三站,而这才是北京真实的模样”。直到2022年,还有媒体报道天通苑称“一个小区住300万人”。 

实际上,天通苑不是一个小区,而是一个社区,它也无法完全展现北京“真实的模样”。 天通苑人口也远未达到300万、400万,最多的时候不过六七十万。

胡泉这几年一直在网上为天通苑“正名”。他说:“很多人对天通苑的了解都是道听途说,随便在网上抄一段十几年前的信息发出来,还有人拍一张又脏又乱的犄角旮旯照片,就说这是天通苑。”



图 | 胡泉从自家楼上拍到的天通苑

2019年初次到天通苑,胡泉就感觉网上对天通苑妖魔化太过严重。他在天通苑考察了几天,发现这里没网上说的那么多人,交通也便利。“其实天通苑就像北京大多数普通社区一样,我之前住丰台西局,早高峰地铁上的人不比天通苑人少。”胡泉说。

那几天胡泉看了几十套房,最终在北一区相中一套106平的两居室。房子南北通透,房价仅4万,和天通苑仅一河之隔的北苑属于朝阳区,房价达到七八万。当时他认为天通苑是个很好的“上车盘”,看完房不到两个月就付了200万首付款。他原本对天通苑的期望不高,在这买房算是一个过渡,计划再工作几年把房子换到三环里。

这几年天通苑的建设让他感受到不少意外惊喜,街道不断翻修,路面一次次拓宽。天通苑东边有温榆河公园群,周末很多人沿着京承高速开车过来游玩,周边公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西区刚修建了一个奥北森林公园,目前已修到三期。2021年天通苑艺术中心建成,里面有图书馆、自习室、以及各类教培班,被称为带娃胜地,周末他和老婆经常带孩子去逛,成人也可以在里面办公和学习。



图 | 周末热闹的儿童学习玩乐区‍

胡泉夫妻俩年收入过百万,旁边邻居没有普通的租客,都是业主。他身边也有不少早期在北京积累财富的人,都在天通苑有房产。他有个客户是企业老板,公司员工几百人,2010年创业初期就在天通苑买了房,只是人不住这,把房子租出去。胡泉老婆的单位有一个领导,在北一区有套100多平米的大三居,人也不常过来住。

有一次胡泉去小区门口取快递,看到一个人长得很像某知名相声演员。等那人离开,他问快递站老板,老板说他没认错。“天通苑富人还挺多的,车库里奔驰、宝马车很常见,也有保时捷。”胡泉说,带着颇为自豪的语气。

胡泉对天通苑有很强的认同感。这两年他常在网上发帖,呈现天通苑好的一面,想打破人们对天通苑的刻板印象。有时他和外地客户聊天,对方谈到天通苑时就说那里脏乱差,胡泉因为有合作关系在,只好勉励一笑,不做解释。他给客户留邮寄地址时,从来不留天通苑的地址,而是留公司或者住在三环的同事家地址。

近两年,他收入下降了约两成。原本他计划把房子换到三环里,现在只好作罢。他有一个同事原来住天通苑,两口子年薪百万以上,2020年他们在三环买了套房,从此搬离了天通苑。

胡泉对于自己目前还住在天通苑感到满意。前几年他的房子价格最高涨到500万,这两年又开始掉价,最近他小区同户型的房子成交了一套,390万。“现在大环境不好,我也不打算卖了,换五环内更贵的房子也负担不起,住在天通苑挺好的。”

这个夏天,李福顺也计划着离开天通苑。他已经39岁,在教培机构当英语老师,北漂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昌平区的回龙观和天通苑。搬来天通苑的3年来,他原本和老婆住一间房,半年前老婆养了只猫,他受不了屋里到处都是猫毛,就自己在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

40岁的年龄线近在眼前,李福顺和妻子还是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生娃。经历了教培机构的兴衰更迭,李福顺感觉,好像也看不到自己事业上升的可能。加上家乡的父母年迈,他和妻子决心在盛夏的时节回老家发展。

回老家之前,他的首要任务是把房子转租出去。不到十平方米的狭长房间内,摆下一张1米2宽的床,再摆下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就只留一条一人宽的小通道,房租每月1250元。“现在租房的人少,天通苑房屋空置率很大。”李福顺说,他转租的帖子发出去一周都没有人回复,“转不出去就认栽。”他觉估摸着赔进去的押金就一千多块钱,自己还可以承受。

自打有告别北京的念头,李福顺整个6月就没上几天班。到了6月中旬,他干脆辞去工作,计划在这个夏天带老婆回老家。辞职后他时常在天通苑的地界内溜达,这天周中,他闲来无事打算去家附近的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看看。从家骑电动车,李福顺出发了。

文化艺术中心是天通苑的文化地标。提起天通苑,人们谈拼搏,谈奔波,谈生活。鲜少被提及的文化生活,是其在暗处脉脉涌动的一面。早在2006年,就曾有业主为天通苑写作过一首社区歌曲《天通苑之歌》,歌词里写“一幢幢高楼在荒野中修建,三十万人们共同的家……天通苑是个人畜混杂的世界,天通苑猫猫狗狗不比人少。天通苑人们来自四海五湖,天通苑邻居亲和友爱”。

那年两千多元的房价水准,也无意间记录在歌词中,而成为天通苑地区房价涨跌化石般的侧面资料。

电动车骑10多分钟就到,那天李福顺在艺术中心里逛了逛,少有地从这座天通苑文化地标的内部观察这个庞大社区的一角。

李福顺在里面待了一天。

夜深深的时分,盘踞在北京奥北地区的600多栋住宅楼似森森的参天木林,沉沉呼吸着,吞吐着60万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激动与落寞。

文化中心外部,天通苑的街上,人们总是行色匆匆,赶路,赶地铁,赶着谋生。而在文化中心内里,李福顺发现了很多本该匆匆的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人。

他在那待了一天,很多人和他一样,也在图书馆坐了一天。李福顺不知道他们是干嘛的,也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去上班。

END-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709357.html

Mon, 01 Jul 2024 09:13:07 +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Date Sujet#  Auteur
1 Jul 24 o [CDT] 真实故事计划|年轻人离开天通苑1Mobot

Haut de la page

Les messages affichés proviennent d'usenet.

News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