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兩岸2隻猴的文化現象與趨勢
De : ltlee1 (at) *nospam* hotmail.com (ltlee1)
Groupes : soc.culture.chinaDate : 31. Aug 2024, 22:45:49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novaBBS
Message-ID : <dae89a9e29b3daa17afea152ac8742ec@www.novabbs.com>
User-Agent : Rocksolid Light
"以中國神話故事孫悟空為造型的大陸首款3A級遊戲《黑神話:悟空》推出後,立刻引爆市場狂熱,上市第1天即回本,3天後全平台銷售量突破千萬套,平了2023年5月任天堂的動作冒險遊戲《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銷售紀錄,銷售熱潮持續擴大,政治效應也在發酵中。
中國神話 風靡老外
《黑悟空》的故事與一隻猴子有關,這不禁令人聯想起台灣去年也有一隻造成轟動的猴子《山道猴子的一生》,這部長篇網路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在超商打工的年輕人,因虛榮心及感情糾葛陷入自我迷失,最後在山道上飆車而意外身亡的悲劇故事,寫實的情境引起年輕族群的高度共鳴,上下兩集共創造1500萬人次的觀看次數,打破台灣類似網路影片的最高紀錄,可見在台灣受歡迎程度。
儘管性質不同、目標觀眾不同、規格不同、製作資源不同,《黑悟空》與《山道猴子》不是同一個檔次的作品,不過,作為兩岸近年來最受矚目的「2隻猴子」,就其所創造的人氣與成功,所分別隱含的兩岸年輕世代的心靈,甚至是大環境所能給予的機會等面向來看,《黑悟空》和《山道猴子》,還是透露了不少值得關心的現象與趨勢。
橫空出世的《黑悟空》,被認為是大陸遊戲產業走向世界的轉捩點,因為儘管這款遊戲的敘事背景是中國著名的小說《西遊記》,卻並不妨礙對原著小說並不熟悉的外國人、尤其是西方玩家投入,因為《黑悟空》並非重現西遊記故事,玩家扮演的是繼承孫悟空意志的「天命人」,透過一關闖過一關的歷程,遊戲傳達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齊天大聖」的戰鬥精神。
在中華文化的核心裡又加入了現代年輕人最在乎的自我、自信與自由,而這樣的新世代特質是跨越國界的,難怪可以吸引國際玩家;甚至由於《黑悟空》的爆紅,還帶動了亞馬遜書店英文版《西遊記》銷售量快速成長,這恐怕是許多人所始料未及,也代表大陸文化軟實力的崛起。
相對於《黑悟空》豐富深刻的內涵,《山道猴子》的故事就簡單得多了,年輕世代的空虛與茫然,固然也能引起一定程度的共鳴,不過,故事的悲劇性結局無法帶給人更多想像的空間與盼望;更別說,有資本投入、以集體力量製作的《黑悟空》,比起個人工作室作品《山道猴子》,呈現的品質差異,只能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山道猴子》即使配上外語或是英文字幕,也走不出台灣。
創作內縮 走不出去
當然,這部網路影片的製作初衷,或許只是想在同溫層中抒發一番,並沒有太大的企圖,能在台灣引起這麼大的轟動,恐怕已經超過作者的預期了。然而,看到《黑悟空》全球爆紅,還是讓人不免省思這2隻猴子有多麼不同。
《黑悟空》說的是一個年輕世代可以用意志力和決心爭取過關與勝利的故事,《山道猴子》看到的則是年輕人的虛榮、虛無甚至毀滅,前者驅動力拚精神、帶來改變與盼望,後者是失落乃至絕望,而其差異似乎也體現在現實中;反映了台灣年輕世代的心態與前景。很多人評論《黑悟空》時,提到兩岸在遊戲產業的實力已有高下之別,但也有不少人指出,《黑悟空》團隊裡其實有台灣人,言下之意,憑台灣人的技術實力也不是做不出這樣的作品。這話或許有道理,不過,事實上,台灣這些年確實沒有規模宏大、有跨國銷售力的遊戲。台灣影視作品能真正走出台灣的不多,關鍵就在於題材的局限性。
民進黨政府把很有限的資源投入特定主題,而且意識形態優先於故事,這就不容易打動其他地方的閱聽人,更擠壓了不同題材表現的空間。大陸創作市場的「內捲」,加大了競爭壓力,促使創作者必須越拚越好;台灣執政者的「獨沽一味」,形塑創作風向,造成創作題材的「內縮」,越來越多創作者只看向內部、看向自己,走不出去,這是台灣軟實力的危機。"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40826003066-262102?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