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NYT]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达峰”?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28. Jul 2024, 16:20:50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85nki$2gkt$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达峰”?
MAX BEARAK
2024年7月24日
中国的一座太阳能发电场。去年中国的太阳能板装机量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总和。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如今它的排放曲线似乎即将从多年的急剧增长转向平稳。
这对气候变化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自2006年超过美国以来,中国的排放量在全球的占比已经增长到近三分之一——即使考虑到人口差异,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中国政府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以及能源分析师的报告都提供了积极的迹象,表明虽然中国的排放量可能不会大幅减少,但可能也不会继续增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
能源智库Ember的全球洞察总监戴夫·琼斯表示:“需要理解的重要一点是,当中国的排放量停止增长时,全球排放量很可能也会随之停止增长。”这种转变的最大促成因素是中国电力生产方式的变化。简而言之,可再生能源正在取代煤炭,后者污染最严重的化石燃料。
仅去年一年,中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就超过了美国历史上的总和,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接入了电网。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上周的一份报告,全球近三分之二在建的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位于中国。这是美国计划中的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的八倍多。
今年5月,中国的煤炭发电占比降至53%,这是自政府数十年前开始发布能源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余则几乎全部来自非化石燃料。“这表明中国的排放可能已经达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中国分析师贝琳达·沙佩说。
不过,一些观察人士警告,“达峰”可能并不适合用于描述中国当前的趋势。
“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是否已经达峰,”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说。“达峰的前提是,排放量在达到峰值后会持续下降。这不是我们能够或应该做出的假设。”
李硕表示,中国的排放量更有可能趋于平稳。他提醒说,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增长确实取代了煤炭发电,但其他因素——如中国最近的房地产危机和疫情后的经济低迷——也导致了整体能源消耗的减少,这可能会使数据向下偏移,但只是暂时性的。“如果你看看中国过去20年的排放情况,你会发现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房地产和建筑业,这两个行业的供应链约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他说。“这正在降温。”
他说,更可靠的迹象来自于最近的政策转变。特别是,对新增煤炭冶炼钢厂发放许可证的禁令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向电动汽车生产的重大推动也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
但是,中国的排放轨迹最终将取决于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取代煤炭的速度。虽然煤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中国仍在将其作为一种电力来源进行投资。
去年,仅中国就占了全球新建燃煤电厂的三分之二。2023年,中国新的燃煤电厂建设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中国的燃煤电厂计划全部建成的话,将增加相当于其现有运营燃煤电厂三分之一的规模。目前,中国的煤炭消耗量约占全球的60%。
中国的部分燃煤电厂建设项目是为了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下降时提供备用选择。但中国也在大力投资抽水蓄能水电。抽水蓄能是一种储存能源的方式,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候,将水抽往上游的水库,然后在需求激增时放水产生额外的电力。
这些系统有助于减少高峰时段对煤电的需求。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工业中也被用作能源。但李硕警告,尽管中国国内石化产品的产量和进口量都在增长,但在中国的排放轨迹中,决定性因素将是煤炭的减少。
未来几个月,中国政府有望在11月于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前公布新的减排承诺。
“外交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中国是否已经达峰,”李硕说。“你可以想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提早到了这个程度可能会让中国有更多理由去制定更具雄心的减排目标。”
Max Bearak是《纽约时报》记者,撰写关于全球能源和气候政策,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方法的文章。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翻译:杜然
[0] 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40308/china-solar-energy-exports/[1] 全球新建燃煤电厂的三分之二:
https://cn.nytimes.com/climate/20240412/coal-plants-china/[2] 抽水蓄能水电: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3/05/02/climate/hydroelectric-power-energy.htmlhttps://cn.nytimes.com/climate/20240724/china-greenhouse-gas-emissions-plateau/?utm_source=RSSWed, 24 Jul 2024 05:17:01 +08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