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NYT] 新“香港故事”:港府如何用国家安全展览重塑城市记忆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27. Aug 2024, 16:24:19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akr33$2mqk$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新“香港故事”:港府如何用国家安全展览重塑城市记忆
TIFFANY MAY
2024年8月23日
香港历史博物馆一场新的国家安全展览。 Anthony Kw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要了解香港从渔村到繁华都市的变迁,香港历史博物馆堪称不二之选。这里有一艘传统渔船的等比例的复制品,还复现了一条19世纪商店林立的街道。
这个名为“香港故事”的常设展正在进行整修。如今,人们在博物馆里排队等候进入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永久展厅,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这座城市的不同故事,显得更加不祥——香港一直面临着被敌对外国势力颠覆的风险。该展览展示了无处不在的间谍,以及被描述为由西方煽动的反政府街头抗议活动的录像。
北京支持的香港领导人李家超在本月为展览揭幕时明确表示,展览的首要目的是为香港敲响警钟。“维护国家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他说。该展厅由香港最高国家安全机构管理,于8月7日向公众开放。
2019年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对北京的统治构成了数十年来最大的挑战,这次展览展示了香港政府对这座城市进行镇压的一个新方面。自抗议活动之后的几年里,当局出台了多项安全法律来镇压异见。现在,他们正在努力控制人们对最近政治动荡的记忆。按照政府的说法,抗议活动并非香港反对派活动人士所说的那样,是香港居民民主诉求的有机表达,而是西方势力破坏中国稳定阴谋的一部分。
国家安全展览以一段简短的视频开场,强调了19世纪迫使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二战期间日本对香港的占领。该视频描述了2019年的抗议活动,重点展现了抗议者投掷自制燃烧弹的画面。“法纪荡然无存,”旁白说道。然后,它称赞北京在随后的镇压中实施的新国家安全法将局势“从混乱转向秩序”。
该博物馆举办的2019年抗议活动展览将这些事件描述为西方势力破坏中国稳定的持续阴谋的一部分。 Anthony Kw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展览展示了镇压抗议活动的防暴警察使用过的破旧盾牌、头盔和靴子,列出了据称是抗议者造成的伤亡和破坏:629名警察受伤,暴力抗议者投掷了5000多枚燃烧弹。
展览中没有提及警方使用的催泪瓦斯、橡皮子弹、布袋弹和胡椒喷雾;没有提到曾有一群手持棍棒的暴徒在地铁站袭击抗议者,也没有提到警方对那次暴力事件的缓慢反应。
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邓腾克(Kirk Denton)说,“这个展览的目的之一是引发人们对社会‘动荡’和‘混乱’的恐惧,说服香港人接受中国共产党声称提供的社会稳定。”他著有一本关于现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政治的书。
61岁的香港居民温妮·卢(音)从事销售工作,她在最近的一个工作日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她说,这个展览让她想起了抗议活动期间上班有多困难,当时示威者封锁了道路,使地铁瘫痪。“没有国安,老百姓怎么能过幸福日子?”她说。从许多方面来看,这次国家安全展像是从1989年中国军方残酷镇压天安门广场民主运动后政府制定的策略中摘取了一页。在天安门事件后的岁月里,中国政府在中国大陆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把日本塑造成中国人民的敌人,把共产党塑造成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高级研究员、曾在香港任教的天安门大屠杀历史学家何晓清说,有关国家安全的新展览是北京在天安门镇压事件后更广泛的“历史操纵”运动的一部分。她说,中国领导层希望将“官方对历史的描述印入国民记忆,强调中国是西方和日本的受害者”。
展览中的一段视频展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形象,该视频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安全法为香港人提供社会稳定的说法。 Anthony Kw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海防博物馆是一座军事博物馆,历史上一直以一座半毁的英国防御工事为中心,香港政府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名义将它改造成二战期间中日战争的纪念馆。它将重新命名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以中国使用的措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来指代这场战争。政府还计划建立一个博物馆,重点展示中国的成就、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对反对派的镇压已导致数十名资深民主活动人士以国家安全罪名被捕,新的国家安全展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镇压所造成寒蝉效应的广泛担忧。公共图书馆撤下了与当地亲民主人物或运动有关的书籍。缅怀1989年北京天安门大屠杀遇难者的集会被禁止,一座纪念天安门大屠杀的雕塑被拆除。学术界也面临着压力。加拿大公民何晓清近期被拒发签证,无法返回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副教授。
对于在他们看来属于政府努力改写历史的做法,一些香港人一直感到担心。当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览“香港故事”于2020年因翻修关闭之前,展厅里挤满了游客,一些香港人担心当局会利用计划中的翻修来抹去这座城市的殖民历史,以及对纪念天安门遇难者的年度烛光守夜活动的提及,该活动现在被认为是敏感的。
专家表示,历史博物馆的展览试图将香港与中国历史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局还组织前往中国大陆的爱国游学团,并修改了学校的课程,以应对与大陆不同的本地身份认同的抬头。国家安全展览中的一些新展品与大陆类似博物馆中的展品十分相似。一面从天花板垂到地面的中国国旗悬挂在深红色的墙壁上。旁边是一幅约四米长的油画复制品,描绘的是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情景。
Tiffany May是时报驻香港记者,报道香港和更广泛地区的政治、商业和文化议题。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0] 展厅:
https://www.nsed.gov.hk/gallery/?l=en[1] 催泪瓦斯: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9/08/18/world/asia/hong-kong-tear-gas.html[2] 胡椒喷雾: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620/hong-kong-protests/[3] 袭击抗议者: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723/hong-kong-protest-mob-attack-yuen-long/[4] 缓慢反应:
https://www.nytimes.com/video/world/asia/100000006624535/hong-kong-protest-police-triad-investigation.html?playlistId=100000005638006[5] 邓腾克:
https://deall.osu.edu/people/denton.2[6] 一本关于现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政治的书:
https://uhpress.hawaii.edu/title/exhibiting-the-past-historical-memory-and-the-politics-of-museums-in-postsocialist-china/[7] 一座纪念天安门大屠杀的雕塑被拆除:
https://www.nytimes.com/2021/12/23/world/asia/hong-kong-tiananmen-statue.html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0823/hong-kong-history-museum/?utm_source=RSSFri, 23 Aug 2024 02:29:22 +08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