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沪式“黄昏恋”:在人民公园和宜家餐厅寻找爱情

Liste des GroupesRevenir à tp china 
Sujet : [NYT] 沪式“黄昏恋”:在人民公园和宜家餐厅寻找爱情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
Date : 30. Aug 2024, 16:36:53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A noiseless patient Spider
Message-ID : <vasouk$i3cn$1@moses.eternal-september.org>
User-Agent : Mobot :-)

沪式“黄昏恋”:在人民公园和宜家餐厅寻找爱情

艾莎

2024年8月28日

上海人民公园著名的相亲角,摄于今年3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对于孤单的上海退休人士来说,爱情难觅。每个周末,这些离异或丧偶的居民聚集在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寻找聊天的机会。每个周二,他们则来到一个宜家的餐厅找消遣。

他们穿着比平时略微体面一点的衣服,准备谈论自己的优点、过去的生活,还有未来。

“我这个人很简单。不抽烟,也不打麻将,”现年70岁的徐晓铎(音)说,他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离过两次婚,他主动谈到了自己的退休金和舞技的细节,前者是每月9000元,后者是非常好。

但他叹了口气补充道,“我找不到真正的爱情。”其他人也有与他一样的沮丧,但对爱情的渴望则轻描淡写。不少人说他们已经不抱希望了。爱情不应该这么难。中国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任何国家都要多。上海上了年纪的人口已超过中国其他城市。由于中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早已不再工作,不少人要么丧偶,要么离婚。他们似乎都有些孤独,儿孙们忙于自己的生活,无暇探访。

中国的单身老年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未来30年里,中国65岁或以上的人口预计将达到4亿。

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以吸引父母周末来这里为未婚子女找对象而闻名,现在也成为了老年人的社交中心。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人民公园的“相亲市场”主要是针对来这里为未婚子女找对象的父母,它也启发了老年人将公园作为聚会场所的想法。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随着中国人寿命的延长,以及爱情和婚姻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寻找爱情的第二春或第三春。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缘来不晚》等相亲节目应运而生。网上有为单身老年人提供的聊天室、媒人直播间,以及约会应用程序。

但没有能代替社交聚会的东西。

每周都有数百名老人抱着遇到未来伴侣的希望,回到公园里的老地方,以及回到一家位于“高大上”的徐汇区的宜家餐厅(为什么是这家餐厅没人知道原因)。

这些聚会是社交活动。人们带着卡拉OK机和扬声器来公园唱歌跳舞。他们带着保温杯来到宜家餐厅,装满免费的咖啡,坐在桦木和白色塑料桌子旁,聊起各自的童年往事。这里有一些常客,比如64岁的马国英(音),她笑容亲切,喜欢穿鲜艳的衣服,戴一副大大的圆眼镜。过去几个月里,她在宜家和人民公园度过了很多时光。她的朋友、66岁的张晓兰(音)过去10年一直会来这里。

她俩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年长的男人似乎总是喜欢年轻女子。

但这是一项可以消磨一天中好几个小时的活动。

“如果一天24小时呆在家里,大脑会退化的,”多年前离婚并已退休的马国英说。她说自己在家里很孤独,女儿只是偶尔打来电话,主要是为了看她是否安好。

父母们带着未婚的成年子女的履历来人民公园展示。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对于上海的老年人来说,在公园聚会是一件不可取代的事。每周都有数百人回到公园里的老地方,希望能遇到未来的伴侣。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绿树成荫的人民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聚会的场所,先是赌徒的聚集地,后来成了学生抗议者和希望练习英语者的聚集地。如今,它又以“婚恋市场”而闻名,一个又一个周末,父母们带着不懈的乐观精神来到这里,希望为他们未婚无孩的子女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们带着简历,上面写着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等个人资料,还夸耀孩子们的智商水平、大学学位和考试成绩。

这个公园也很自然而然地成了另一种渴望恋爱者的聚集地:退休的人和无聊的人。“渐渐地,有人觉得,如果孩子们能找到伴侣,那父母也能,”刘其宇(音)说。他穿着蓝丝绒运动服,戴着金表、链子和丝巾。当年长的男女开始三五成群地围拢过来,刘其宇解释说他自己并不是在找对象。

“我来过一两次,想找另一半,但没找到,”他说。

就像周末的公园聚会一样,宜家每周二的活动也往往会吸引60到80岁的人,他们寻找在中国被称为“黄昏恋”的爱情。

在下午的几个小时里,这家瑞典家具零售商给人一种社交俱乐部的感觉。商店二楼有一部分是平日里的那种客流——购物者在自助餐厅的金属架间穿行,挑选著名的肉丸、杏仁蛋糕和越橘汁。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瑞典美食,有些人自带食物,从一张桌子走到另一张桌子,把椅子拉到朋友和熟人坐的地方。

在大厅另一边灯光很亮的卫生间里,女人们在一起闲聊。一个人在涂口红。

每周二下午,这家宜家餐厅都会成为数十名老年居民聚会的地方。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很简单。我不抽烟,也不打麻将,”70岁的徐晓铎(音)说。他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离过两次婚。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69岁的李志明(音)喜欢在网上购物。“我觉得网上约会不可靠,”他说。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对这里的男女来说,网上约会并不流行。他们有智能手机,或者至少有能力购买智能手机,但大多数人表示,他们不想在网上寻找伴侣。

“我买东西都在网上,”69岁的李志明(音)说。他画着眼线,穿着喇叭裤,黑发用了啫喱来造型。“我觉得网上约会不可靠。”李志明说,他的妻子在1996年离开了他和他们年幼的儿子去了国外,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从那以后,他一直孤身一人。九年前从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后,他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规划各种活动。他打牌,跟着拉丁音乐跳舞,还唱歌。

“我有房、有养老金、身体健康,”李志明说。

他说他想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作为交换,他答应做饭和照顾她。“我在家里很孤独,”他说。

70岁的郑悦(音)选择独坐,等着有人来搭讪。和这里的许多其他女性一样,她不想透露自己的完整身份,而是提供了她在公共社交媒体账户上使用的名字。

郑悦的前夫是一名警察,多年前因伤去世,她想找一个“博学、通情达理、成熟、稳重、和蔼、善良”的男人。她还说,她想找一个可以“牵手一生”的人。

她说,女性参加这些聚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她们往往更不好意思寻找新伴侣。

“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自己过来,迈出第一步。”

张晓兰(音)和马国英(音)是好友,她们穿着粉色衣服来到宜家,和其他老人一起喝下午茶。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上海单身老年人的聚会不仅仅是寻找伴侣的机会,也是他们的社交活动。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Li You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艾莎(Alexandra Stevenson)是《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社长,报道中国经济和社会新闻。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0] 寿命的延长: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21123/china-influencers-seniors/
[1] 相亲节目: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21226/china-older-dating-shows/
[2] 赌徒: https://www.shine.cn/feature/art-culture/2401058661/
[3] 抗议者: https://www.nytimes.com/1989/05/03/world/6000-shanghai-students-hold-pro-democracy-march.html
[4] 练习英语者: https://www.nytimes.com/1988/04/03/magazine/shanghai-the-talk-of-people-s-park.html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0828/china-seniors-dating-shanghai/?utm_source=RSS

Wed, 28 Aug 2024 01:27:39 +08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Date Sujet#  Auteur
30 Aug 24 o [NYT] 沪式“黄昏恋”:在人民公园和宜家餐厅寻找爱情1Mobot

Haut de la page

Les messages affichés proviennent d'usenet.

News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