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暴雨致中国北方农田被淹,各地蔬菜价格飞涨

Liste des GroupesRevenir à tp china 
Sujet : [NYT] 暴雨致中国北方农田被淹,各地蔬菜价格飞涨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
Date : 06. Sep 2024, 16:45:25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bf82l$1gh8$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暴雨致中国北方农田被淹,各地蔬菜价格飞涨

TIFFANY MAY, CLAIRE FU

2024年9月3日

受强降雨影响,中国的蔬菜作物受损,蔬菜价格已在近几周出现上涨。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持续数周的旱情之后,中国北方通常干旱的农产区的农民对今夏早些时候的暴雨毫无防备,农田被淹没,茄子、黄瓜和卷心菜等农作物几近绝收。

在距北京290公里的石家庄,农民在8月下旬把一段视频发到了社交媒体上,视频中可以看到,连日暴雨加上水库溢水,将土地变成不适宜种植的烂泥田。全国各地天气模式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洪水比往常早了两个月来到南方,然后蔓延到夏季往往干旱的北方和东部省份。

全国各地许多蔬菜品种的价格飞涨,有些涨幅达到了40%,为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令消费者大呼吃不消,由于中国经济的放缓,他们本来已经捉襟见肘。

极端天气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挑战: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14亿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将其视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中国领导人还想让人民增加消费品支出,以提振低迷的整体经济,而不是在食物等必不可少的支出上花更多的钱。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在7月下旬紧急召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部署防洪救灾工作。据官方媒体的报道,习近平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他高级领导人也呼吁地方官员加大工作力度,包括更多出现在视察工厂和政府机关新闻中的总理李强,也罕见地出现在视察救灾和防洪设施的报道中。

气候变化正在颠覆世界各地的粮食供应链,这个问题在中国尤其敏感,历史上,中国曾因饥荒引发动乱,因此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把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政策重点。最近的洪水提醒人们,即使是执政的中共也难以驯服不可预测的天气。

强降雨导致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小镇今年7月遭受了洪灾。 Tingshu Wang/Reuters

这件事干系重大: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需要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来养活近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而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环境污染,中国可耕地的面积已缩小、并正在退化。务农人口也已减少,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正在向城镇迁移。

极端天气已经成为又一项挑战。据中国水利部截止7月底的数据,今年江河发生的洪水数量是自1998年有资料统计记录以来最多的。此外今年还录得至少是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7月。

这种天气现象预计将变得更加频繁。虽然中国在水坝现代化以及为即将发生的天气事件建立预警系统方面已投入了巨额资金,但大多投到了这类事件较可预测的地区。官员们现在需要更机敏地行动,这样才能跟得上其它地区天气变化的步伐。

“气候变化是中国关注粮食安全的另一个动机,”锡索尼亚咨询公司的农业市场研究主管达林·弗里德里斯说。“官媒报道和官员讲话中一个常见的看法是,由于人口太多,中国不能依赖从其它国家进口来满足粮食需求。”据中国应急管理部的自然灾害情况报告,今年7月的自然灾害给全国各地造成了285.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约90%是暴雨和洪水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约2420千公顷。

在视频博主上个月发布的视频中,中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消费者抱怨了茄子、豆角、黄瓜的价格。“太贵了——谁吃得起?”陕西省延安市的一名买家问道。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已在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上面临困难,有时还出现了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即所谓的通货紧缩。但当食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花在其他商品上的钱会减少。

在经济已经低迷的情况下,“如果食品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家庭的消费能力将受到损害”,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中国问题的莫里斯·格林伯格高级研究员刘宗媛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

有些蔬菜的价格历史上波动较大,而且已从最高价位回落下来。刘宗媛说,她估计雨季过后,价格会进一步回落。

九江地区的一片玉米地部分被洪水淹没。 Tingshu Wang/Reuters

但专家们说,从长期来看,中国领导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习近平在2012年上台后不久就警告说,中国要有稳定的粮食储备,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掉以轻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他还说,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确保粮食供应已成为习近平政治特色的一部分。他已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振兴农村、为农业发展打下稳定基础的重要性。为了消除“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他在上台早期推出了“光盘行动”。中国历来就有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夏季的高温期,南方易遭受洪水,北方易遭受旱灾。政府已对全国近8000个水利项目投入巨额资金,其中包括把南方大河多余的水引到北方的“南水北调”工程。

“政府正在把防洪基础设施投资导向历史上经常发生洪水的地区,这是合理的,”从事政策研究的策纬咨询公司农业分析师裴西霞(Even Pay)说。“但问题是,由于气候变化,洪水发生的模式正在改变。这意味着,最好的基础设施也许建在了略微错误的地方,而一些正在经历、或未来可能遭受严重洪灾的地方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

城市的防洪有时要牺牲农村居民的利益。去年夏天,官员们为了保护首都,打开闸门向首都附近的低洼地带泄洪,导致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周边的村庄被淹,村里近百万居民被迫撤离。

但对地方官员来说,保护城市更多的人口与保护住在城外的人口往往是不可兼得的事情。专家们说,随着洪水在未来几年变得更加频繁,官员们将在向哪里排洪的问题上面临更多的战略选择。

今年7月,中国已下达了5.4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财政拨款,其中大部分拨给了粮食生产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抗洪救灾工作。

政府已派专家组去指导田间排水工作,教农民如何清除叶子上的污泥。收成已被毁掉的农民得到了耐寒作物的紧急救援种子。但政策分析师裴西霞说,这可能还不够。“由于中国许多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地方8月底播种新作物,秋收之前也许来不及成熟,”她说。“这些地方的官员们正在考虑为受灾最严重的农民提供救助的问题。”

Tiffany May是时报驻香港记者,报道香港和更广泛地区的政治、商业和文化议题。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Claire Fu报道中国新闻,主要关注该国经济和社会议题。她常驻首尔。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0] 召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_6964426.htm
[1] 自1998年有资料统计记录以来最多的: https://news.cnr.cn/dj/20240731/t20240731_526826041.shtml
[2] 刘宗媛: https://www.cfr.org/expert/zongyuan-zoe-liu
[3] 光盘行动: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824/china-food-waste-xi/
[4] 打开闸门: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30807/china-flood-beijing-rain/
[5] 中国已下达了5.4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财政拨款: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7/content_6961280.htm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40903/china-rainfall-crops/?utm_source=RSS

Tue, 03 Sep 2024 10:26:06 +08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article, you can simply leave them by replying to this post. However,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bout this bot, 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in the cn.fan group.

Date Sujet#  Auteur
6 Sep 24 o [NYT] 暴雨致中国北方农田被淹,各地蔬菜价格飞涨1Mobot

Haut de la page

Les messages affichés proviennent d'usenet.

News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