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无人机操作员在乌克兰前线追杀商店店员和修理工
伊恩·洛维特和尼基塔·尼古拉延科 | 摄影:斯维特·杰奎琳,为《华尔街日报》拍摄
翻译:ChatGPT 4o
6 - 8 分钟
**乌克兰赫尔松**——第一次无人机袭击奥尔哈·切尔尼绍娃时,她刚从杂货店回来。当她拿着袋子走向家时,听到了头顶上的嗡嗡声,便冲向门口。在她进入房子之前,一枚手榴弹在她的车上引爆,玻璃碎片四溅,她受到了轻伤。
几周后,她发现自己在树下躲避另一架无人机的追踪。十月底,她在家中的窗户旁看到一架无人机向附近停着的车投掷手榴弹。
“现在我尽量待在家里,”38岁的切尔尼绍娃说道,她是赫尔松的一名杂货店职员。
俄罗斯无人机正在赫尔松追击平民,给乌克兰最大的前线城市带来了新的恐怖。
自乌克兰两年前收复赫尔松以来,俄军在第聂伯河对岸不断用火炮、导弹和一吨重的滑翔炸弹轰炸这座城市。成千上万人曾在中央广场庆祝俄罗斯撤退,但现在广场上已几乎空无一人,地区行政大楼也被封闭。28万战前居民中,现在留在这里的不到四分之一。
虽然乌克兰指控莫斯科在战争中用导弹和火炮袭击平民,但莫斯科始终坚持其目标是军事设施。然而,赫尔松无人机袭击的视频似乎显示其意图杀害个别平民。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在俄罗斯频道的视频中,无人机从上空跟踪行人几个街区后投掷手榴弹。乌克兰人也发布了自己的视频,显示无人机悬停在公寓楼外,挂着危险的弹药。
根据地区政府的数据,自七月初以来,该市发生了7000多起无人机袭击,导致近600名平民受伤,50人死亡。
乌克兰官员不确定为何俄方如此公开地袭击平民。当地人交换着各种理论,有人认为俄方可能在利用赫尔松的居民作为无人机驾驶员训练的靶子。
俄罗斯国防部未回应关于无人机袭击的置评请求。
无论俄方动机如何,这些袭击正在重新塑造赫尔松居民的生活,他们现在害怕自己会被精准打击,而不是随机遭受炮击。
城市各处的广告牌警告居民不要在外逗留。“如果听到无人机声,”一块广告牌写道,“立即奔向避难所。”
人们小心翼翼地开门,并抬头张望后才出门。为了抽烟,他们站在树下,希望能不被发现。
切尔尼绍娃说她现在尽量避免坐车。她说,至少步行时可以听到无人机的声音并躲避。
“我现在无法承受压力,”她说,“一切都让我焦虑。”
靠近河流的社区,例如切尔尼绍娃的社区,受到的袭击最频繁。此外,无人机还在该地区投放了小型反人员地雷:公园边缘的标志上展示了不同地雷的样子,警告人们不要进入。
“人们在城市里简单地移动都变得更加困难,”赫尔松应急服务部门副主任沃洛迪米尔·齐克托尔说。他提到一个靠近河流的区域时说:“我们的小组甚至很难到达那里,因为车辆一到就会被袭击。”
上个月,他的五名工作人员在屋顶上修复最近的炮击损坏时,听到头顶有无人机。
“它离我们只有几米远——我们没有时间反应,”一名工人亨纳迪·斯克里普琴科说。
这架FPV(第一视角)无人机撞向团队几英尺外的屋顶,爆炸将一名工人从屋顶上弹飞,导致脊柱受伤。41岁的斯克里普琴科腿部有三处弹片伤。
虽然靠近河流的威胁最大,但俄军仅一英里之遥,使整个城市都在无人机的射程之内。
在赫尔松市中心广场附近的一家花店工作的叶莲娜·奥列克塞夫娜说,最近几个月生意大幅下滑。
“市中心以前很拥挤,”56岁的奥列克塞夫娜说。“生意从今年夏天开始下滑。我看到人们因为无人机的威胁而离开河边。”
一声爆炸声打断了她。“那是一架无人机投下的手榴弹,”奥列克塞夫娜继续说道,她现在能识别不同弹药的声音。
赫尔松地区政府在皮卡车上装了100多支反无人机枪,在城市中巡逻。
但主要来说,官员们在鼓励城市居民撤离。在前线更远的地方提供了免费住房,并为愿意搬迁的人提供免费食物。对于搬离河边的家庭,还提供了面对面的学校教育。
“我们在试图告诉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赫尔松地区军事行政机构发言人奥列克桑德尔·托洛科尼科夫说道。“但大多数人还是想留在家中。”
在最接近河流的第聂伯夫斯基社区的一栋公寓楼中,许多家庭仍然住满,孩子们完全在线上课。
在一个温暖的、无云的十月下午,玛丽娜·图玛尼扬站在院子里,看着她的两个大孩子和几位邻居在草地上玩耍。她最小的孩子只有20天大,躺在婴儿车里,她慢慢地来回摇着。
她说他们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无人机,她的四岁儿子能从声音中辨认出不同的无人机。
“现在,每次决定出门都是一个重大决定,”图玛尼扬说。“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才决定出来。”
一周前,她的丈夫,一个水管工,在一份工作后走出时发现无人机击中了他的车。她认识其他被袭击的人,包括斯克里普琴科——他是通过婚姻的亲戚。
尽管如此,她说他们不打算离开赫尔松。
“带着三个孩子真的很复杂——你得想办法支付房租,”她说。“我们认识的一些人最终都回来了。”
**联系伊恩·洛维特:
ian.lovett@wsj.com**
2024-11-06T04:44:13+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