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WSJ] 中国必须从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吸取教训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06. Jan 2025, 07:08:30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lfs0t$ahf$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必须从日本“失去的几十年”吸取教训
Jacky Wong
1 minute
中国消费者价格通胀勉强维持在零以上。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受中国政府将出台更有力刺激措施的希望推动,中国股市在2024年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跌。不过,债券市场似乎不那么乐观。
去年,MSCI中国指数上涨了16%,这是该指数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上涨。大部分涨幅出现在9月下旬之后,当时中国政府表示将对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自那以来,中国已推出了1.4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政府的债务,并承诺今年将出台更多货币政策刺激措施。但鉴于投资者仍在等待更具体的政策,尤其是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近期的股市涨势逐渐消退。
债券市场则呈现出一幅更为悲观的图景。中国国债收益率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表明市场预期未来经济增长将放缓。3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在年底跌至1.93%,而2018年时为4%以上。
这种悲观看法并非捕风捉影。中国经济仍陷于通缩泥潭,生产者价格已连续26个月下降,去年11月同比下降2.5%。消费者价格通胀勉强维持在零以上,同期仅上涨0.2%。
这种令人不安的状况与曾经的日本有些相似。日本曾深陷数十年的通缩,直到近年来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最终将其拉出泥潭。事实上,3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现已低于日本的2.3%。与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类似,中国目前的困境也是在2021年前后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出现的。
中国家庭和企业的财富与房地产投资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反应是减少支出,由此导致了需求不足和价格下跌。这反过来又给工资增长和企业利润率带来压力,进一步压低了价格。第二个特朗普任期即将到来的中美贸易战可能会使情况雪上加霜。
在面临通缩螺旋和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仅仅降低利率不足以让中国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日本的经验教训之一是,要走出通缩螺旋,需要强有力、势不可挡的刺激措施。到目前为止,习近平主政下的中国似乎不愿意走到那一步。这意味着,债券收益率可能会保持在低位,而股市可能再次令投资者失望。押注日本国债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的交易在日本被称为“寡妇制造者”交易,因为几十年来,许多投机者因此而损失惨重。
2024年,中国股市和债市都迎来了丰收的一年。但今年,债券可能是更好的押注对象,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如此,除非中国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0] 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124863[1] 在等待更具体的政策: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258282[2] 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1993671[3] 仍陷于通缩泥潭: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051415[4] 减少支出:
https://cn.wsj.com/articles/CN-HRD-20230712114228[5] 即将到来的中美贸易战: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182816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B%BD%E5%BF%85%E9%A1%BB%E4%BB%8E%E6%97%A5%E6%9C%AC-%E5%A4%B1%E5%8E%BB%E7%9A%84%E5%87%A0%E5%8D%81%E5%B9%B4-%E5%90%B8%E5%8F%96%E6%95%99%E8%AE%AD-d97bebfe2025-01-06T06:08:01+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