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中国在特朗普关税战中暂时被“从轻发落”

Liste des GroupesRevenir à tp china 
Sujet : [WSJ] 中国在特朗普关税战中暂时被“从轻发落”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
Date : 04. Feb 2025, 05:55:14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ns6ji$2f6p$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在特朗普关税战中暂时被“从轻发落”

Jason Douglas

3 minutes

中国尤其容易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因为该国目前依赖出口来实现增长。 图片来源:greg baker/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打响新贸易战的第一枪,中国似乎被“从轻处理”。但北京方面鲜有人认为这是最后一枪。

相反,特朗普决定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很可能只是序幕。在特朗普按照个人意志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广泛战斗中,预计中国将是最重要的前线。

尽管特朗普政府最初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采取了更激进的举措,但中国仍是其最大的贸易目标。作为超级大国,中国正在与美国争夺全球影响力,已经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半壁江山,现在,中国正在奋力追赶,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AI)和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对中国征收更高的关税(60%或更高)是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的标志性承诺。这表明,特朗普所说的将从周二开始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新关税只是一系列关税行动的开胃菜,这些举措旨在重新平衡在特朗普眼中不平衡和不公平的贸易关系。

分析人士表示,4月1日前后可能是一个关键时刻,届时美国各机构将向白宫汇报美国持续贸易逆差的原因和补救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安全影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为3,600亿美元,比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华加征关税时扩大23%。去年,中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是2018年顺差的三倍。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特朗普在利用关税来追求非经济目标方面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犹豫,但本次评估的结果很可能会给特朗普提供更多弹药,让他可以针对中国,也有可能针对其他国家。无论是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还是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更高关税,都与这三个国家被指在允许芬太尼和其他毒品进入美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关。

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人的反应比较克制,称中方将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对华盛顿提起诉讼。但他们也暗示,手中拥有一系列武器可以反击,这引发了人们对一场全面贸易战的担忧,这场贸易战可能对两国都造成损害,并给全球经济带来痛苦。中国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该国目前依赖出口来实现增长,这是中国政府为抵消房地产危机和消费支出低迷的影响而努力刺激制造业的结果。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与中国打贸易战的最终目标是与北京方面谈判达成贸易协议,还是利用关税和其他工具策划一场更果断的经济关系的断绝,即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等特朗普政府中的知名对华强硬派人士所主张的“脱钩”。不过,经济学家认为,双方在通过达成协议来避免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尽管他们也表示,达成协议将面临障碍。

私人银行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首席经济学家Mansoor Mohi-uddin表示:“市场力量可能会促使双方达成协议。”他指出,特朗普对股市波动很敏感,而中国官员则担心人民币汇率无序波动。“我认为,特朗普最终会谨防股市崩盘以及因此受到指责。”

白宫上周六表示,根据美国一项赋予总统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之广泛权力的法律,非法移民以及芬太尼和其他毒品带来的威胁构成国家紧急状态。白宫表示,从加拿大进口的能源将面临10%的关税,从这个美国北方邻国进口的所有其他商品将面临25%的关税。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显示,墨西哥将被征收25%的关税,中国将被加征10%的关税,这还不包括对大多数中国商品征收的平均约14%的现有关税。

令许多经济学家感到意外的是,特朗普在第一轮贸易战攻势中,对中国比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都要温和,而后两者都是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名义上的美国盟友。

GlobalData-TSLombard驻伦敦首席中国经济学家Rory Green表示,他认为这发出了一个信号,即特朗普渴望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谈判,脱钩并非他的主要目标。

他表示:“看起来他正在以做交易为出发点来采取行动,并没有给习近平施加太大压力。”

中国最初的回应是,将在世界贸易组织挑战这些关税,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中国没有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任何关税或采取其他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呼吁双方“坦诚对话”。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中国目前正在为谈判做准备,初步方案集中在承诺打击与芬太尼有关的贸易、重启2020年提出的购买更多美国商品的计划,以及提出增加对美国电池制造等关键领域的投资。

经济学家认为,达成一项可行的协议存在一些重大障碍。中国可能会要求美国在协议中同意放宽对半导体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出口管制,美国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实施这些管制的。美国不太可能仅仅满足于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的承诺,因为中国之前未能实现购买目标,而且特朗普已经暗示,他希望习近平帮助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将谈判扩展到地缘政治领域可能意味着提出台湾问题,台湾是一个获得美国支持的自治民主政体,中国声称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他将欢迎中国加大对美国制造业的投资,不过要克服美国部分地区的敌意可能很困难。中国官员已在增加刺激力度以提振国内支出,这可能有助于吸纳更多来自美国和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外汇政策是一个可能产生成果的谈判领域。TS Lombard的Green表示,特朗普已暗示他希望美元走软,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人民币疲软支撑了中国快速的出口增长,但习近平可能会认可,人民币走强和改善对美关系好过被加征60%关税。这可能需要中国央行采取措施,通过出售所持美元资产来提振本币,推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Green补充称,中国不愿重蹈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同意美国的要求让日圆升值的覆辙,但中国官员可能认为,与当时的日本相比,他们已为应对股市和房地产泡沫风险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由于能否达成协议还存在上述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许多经济学家目前仍维持他们对中国将面临更高关税的预测。并非所有人都预计特朗普会兑现将关税提高至60%的承诺,许多人预计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将达到30%或40%。

瑞银(UBS)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周一对客户表示,她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低于2024年的5%。这一预测是基于她的假设,即今年年底前中国很大一部分商品面临的关税将升至约60%,这将打击出口,并对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造成连带影响。她称,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时机和规模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频道推荐:经济学人中文版

[0] 打响新贸易战的第一枪: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3338
[1] 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AI)和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61071
[2] 中国对全球其他地区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29088
[3]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7307
[4] 希望习近平帮助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60764
[5] 经济学人中文版: https://t.me/econo202


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B%BD%E5%9C%A8%E7%89%B9%E6%9C%97%E6%99%AE%E5%85%B3%E7%A8%8E%E6%88%98%E4%B8%AD%E8%A2%AB-%E4%BB%8E%E8%BD%BB%E5%A4%84%E7%90%86-%E8%87%B3%E5%B0%91%E6%9A%82%E6%97%B6%E5%A6%82%E6%AD%A4-58c26381

2025-02-04T04:54:41+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

Date Sujet#  Auteur
4 Feb 25 o [WSJ] 中国在特朗普关税战中暂时被“从轻发落”1Mobot

Haut de la page

Les messages affichés proviennent d'usenet.

News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