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WSJ]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爆新贸易战,其终极目标仍是个谜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04. Feb 2025, 07:17:31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nsbdr$1du1$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爆新贸易战,其终极目标仍是个谜
Greg Ip
3 - 4 minutes
计划中的关税似乎是一个赌注,即墨西哥和加拿大如果让贸易战升级,将损失惨重。 图片来源:Jose Luis Gonzalez/Reuters
直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近乎全面的关税之前,华尔街、美国政府和一些外国政府的许多人都不相信他会这样做。他们不明白这些变化从哪些方面能符合美国的经济、政治或战略利益。
特朗普的一意孤行,表明他正在从根本上改写美国经济关系的源代码。战后美国两党达成的共识是,美国通过促进与盟友和邻国的合作与融合而繁荣,目前这种共识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持续贸易战的前景,这种贸易战的驱动因素不是传统的联盟和意识形态,而是当下的优先事项。胜者是能够施加并承受最大经济痛苦的一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非常不确定,因为特朗普的动机难以捉摸。他为相关关税以及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辩护,称这是阻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动的一种方式。特朗普的商务部长提名人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周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应对这些担忧,这意味着很快就会有解决方案。这些关税将于周二生效。
然而,据报道,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谈判代表一直难以搞清楚什么才能让特朗普满意。特朗普的官员们设定的条件模棱两可,因而可以无限期地为关税行动辩护。即使上周六宣布的关税被修改或取消,特朗普也可以随时重新征收,而且他仍在考虑对全世界征收广泛的关税。
毒品和移民可能会成为更大的长期目标的借口。特朗普声称,关税将迎来类似于19世纪后期的“黄金时代”。他认为关税不仅是收入和保护的来源,还是一种金融炮舰外交,可以迫使加拿大屈服于吞并,迫使丹麦交出格陵兰岛。
“会有一些痛苦吗?是的,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我们会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特朗普周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长期从事能源分析的菲利普·弗莱格(Philip Verleger)在一篇即将发表的文章中写道,特朗普“打算通过削弱其他国家的力量来‘让美国再次伟大’。合作不是目标。他的关注点是主导地位”。
这场贸易战与上一次不同
虽然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打击了许多国家,但重点对象是中国。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埃里卡·约克(Erica York)指出,当时被征收关税的按年率计算的3,800亿美元进口商品中,大部分来自中国。相比之下,约克估计,特朗普最新的关税将影响按年率计算的约1.4万亿美元进口商品,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盟国。
第一届特朗普政府内部有大量外交政策鹰派人物,比如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和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他们认为对中国加征关税是对遏制地缘政治对手这一使命的补充。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关税政策主脑、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将中国归为一个单独的类别。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行动几乎没有将对手和盟友加以区分。他威胁要对美国在经济和安全方面的亲密伙伴哥伦比亚加征关税,理由是该国最初拒绝接收被驱逐的移民。然后,他又派遣一名特使前往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对手的委内瑞拉,就遣返移民和释放被拘留者进行谈判。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加征关税是根据条件规定严格的法律进行的,这些法律允许受影响的公司和个人参与进来并做好准备。而这一次,特朗普在上任几周内、在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都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采取了行动。
他动用了一项通常用于对付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的法律——《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该法几乎没有规定等待期,适用范围异常广泛,而且国会或法院很难阻止。这实际上使特朗普能够几乎不经通知、不受监督或不规定到期日而发动经济战。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贸易战主要还是与贸易有关。特朗普曾利用关税威胁来说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韩国修改他认为不公平的现有贸易协议,他认为这些协议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
自那以后,特朗普又增加了两个目标。他表示,关税收入可以用来为降低所得税买单,这意味着他打算永久性地提高关税。
此外,特朗普正将关税作为一种万能工具,以实现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战略目标。“之前的政府未能利用美国的非凡实力及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独特地位来推进美国人民的安全利益,”白宫上周六表示。“而特朗普总统这样做了。”
这样做会带来短期和长期代价
上周五,对关税的预期导致股市暴跌,债券收益率小幅走高,因为投资者预计关税将导致滞胀:损害经济增长,推高物价。高盛(Goldman Sachs)估计,如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关税持续下去,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0.7%,经济产出损失0.4%。(对加拿大能源征收10%的较低关税将缓解这种情况。)与此同时,墨西哥和加拿大可能会陷入衰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将适应关税等措施的冲击。它们的就业会复苏,但最终会变得更穷,因为曾经从效率最高的来源进口的商品现在要在国内或更远的地方生产。它们会改变自己的购买模式以适应这种情况。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曾在2019年估计,对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将使美国新车平均价格上涨1,300美元,并导致年销量减少18%,即300万辆。
很久以前,跨国公司通过在当地设厂,分别服务于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随着1988年加拿大和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本地化让位于全球化,两国工厂共同服务于北美大陆乃至全球市场。
一旦企业接受关税常态化,全球化很可能会再次让位于本地化。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上周六敦促加拿大人在超市购物时查看标签,优先选择加拿大制造的产品,并在加拿大度假(加元贬值令这一决定更容易做出)。
美国大部分钾肥都从全球最大钾肥生产国加拿大进口,钾肥是非常重要的化肥。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在萨斯喀彻温省的一个新钾肥矿明年计划投产。该公司首席商务官拉格纳尔·乌德(Ragnar Ud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对美出口因关税而无利可图,他们可能会转向巴西等其他市场。他表示,美国可能会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个紧随其后的钾肥生产大国增加进口。
此外还有政治方面的影响。特朗普似乎在赌,如果让贸易战升级,或者让南部边境等外交和安全关系受到损害,墨西哥和加拿大将付出太高代价。他敦促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以避免遭受关税之苦。
但奥巴马(Obama)政府时期曾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现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的迈克尔.弗罗曼(Michael Froman)表示,胁迫非但不能鼓励其他国家与美国走得更近,反而“往往会把其他国家推向相反的方向。这会导致民族主义抬头”。
墨西哥民调机构BGC Ulises Beltrán y Asociados的调查发现,70%的墨西哥人支持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对特朗普的立场,75%的人认可她正在做的工作。
加拿大在政治上较弱,不受欢迎的特鲁多即将卸任,他所在的执政党自由党(Liberals)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败北。然而,加拿大主要政党在报复问题上团结一致。保守党(Conservative)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主张实施对等报复,并以“东西贸易……取代失去的南北贸易,让我们实现自力更生”。波利耶夫有时被比作特朗普,外界看好他在下次选举中获胜。
这种反抗的考验在于,它能否在即将到来的贸易战时代中幸存下来。
频道推荐:经济学人中文版
[0]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近乎全面的关税: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3338[1]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非常不确定: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6650[2] 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谈判代表一直难以搞清楚什么才能让特朗普满意: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6580[3] 哥伦比亚加征关税: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54177[4] 就遣返移民和释放被拘留者进行谈判: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6638[5] 经济学人中文版:
https://t.me/econo202https://cn.wsj.com/articles/trumps-tariffs-usher-in-new-trade-wars-his-goals-remain-a-mystery-71bac6592025-02-04T06:08:20+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