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NYT] 中国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试图刺激经济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18. Mar 2025, 17:34:23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rc7af$1mq4$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试图刺激经济
KEITH BRADSHER
2025年3月17日
中国政府和中共周日公布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提高养老金,以提振中国滞后的国内消费。 Wu Hao/EPA, via Shutterstock
中国政府和中共周日联合发布了一系列计划措施,试图鼓励人们增加消费,这是北京为抵消与华盛顿不断升级的经济战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又一举措。
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提高养老金、改善医疗福利和提高工资,这些措施可能会提振中国滞后的国内消费。但它把其中许多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而不少地方政府正承受着巨额债务和国有土地出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沉重压力。
这一举措出台之际,正值中国领导人寻求方法让经济摆脱对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的依赖。去年,贸易顺差已达到近1万亿美元。特朗普总统已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了20%的关税。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国家也在对中国大量出口制成品提高关税。
周日发布的文件部分内容似乎旨在让中国公众相信他们的投资是安全的,这样他们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当局承诺采取“多项措施稳定股市”,并支撑因房价下跌而受损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三年里,房地产市场崩盘令中国中产阶级的储蓄大量蒸发。中国家庭的应对措施是减少酒店、外食和其他服务的支出,并将储蓄存入利息极低的银行账户。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显示消费支出仍然疲软,而制造业(其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市场)保持强劲。1月和2月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与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而工业产出增长了5.9%,高于预期。
今年前两个月,建筑业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薄弱环节。1月和2月,公寓和其他住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9.6%。
最近,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是股市。在美国,关税和特朗普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导致标普500指数上周陷入回调,较峰值下跌逾10%。但中国股市表现积极,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该国在自主开发人工智能项目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兴奋。自特朗普就职以来,香港股市已上涨20%,许多中国公司在香港股市交易。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由中国两个最高权力机关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这一不同寻常的举措表明,北京领导人希望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他们严肃对待解决国内消费低迷的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周一上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1月和2月的经济数据。当天晚些时候,高级官员将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促进消费的举措。该计划包含许多细节,如果实施,可能会受到中国公众的欢迎。它要求地方政府向“困难群众”发放款项或增加补贴,并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福利。它还指示地方政府偿还拖欠的企业债务。
但周日发布的这份纲要中并没有关于国家政府提供资金帮助地方政府支付所有这些费用的新承诺。
中国地方政府负责几乎所有的社会支出,直到三年前,它们的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向私营开发商出售国有土地筹集的。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土地出让收入已大幅减少。
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以及华盛顿记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中国进行报道。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0] 不断升级的经济战:
https://www.nytimes.com/2025/03/14/business/china-mexico-tariffs-trump.html[1] 滞后的国内消费:
https://www.nytimes.com/2025/01/16/business/china-economy-2024-gdp.html[2] 1万亿美元: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114/china-trade-surplus/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50317/china-consumption/?utm_source=RSSMon, 17 Mar 2025 12:06:18 +08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