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WSJ] 中国错过了关于飞机坠毁调查更新的最后期限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22. Mar 2025, 17:47:16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rmpik$2rpc$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错过了关于飞机坠毁调查更新的最后期限
作者: Chun Han Wong 和 Yoko Kubota
翻译:ChatGPT o1
中国民航局尚未就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件的调查发布中期声明。 图片来源:Lu Boan/Xinhua/Zuma Press
中国未能在南方一次致命空难发生三周年的年度最后期限前公布调查进展。三年前,一架客机坠毁在中国南方,导致 132 人遇难。全球航空界对中国迟迟未发布事故调查最终报告的担忧日益增加。
截至周五(当地时间)——即 2022 年 3 月这起坠机事故三周年之日,中国民航局都未就东方航空 MU5735 航班坠毁事件的调查发布最新的中期声明。此前在事故发生一周年和两周年的前一天,中国民航局均曾发布类似的声明。
今年缺少这一披露违反了中国政府相关规定以及国际准则,这些规定要求每年对正在进行的空难调查发布一次进展更新。有关部门也没有透露最终报告的发布时间,致使 MU5735 航班事故调查进入第四年,进一步超过国际航空公约中建议的在事故发生一年之内完成调查报告的时间框架。
遇难者家属对于调查延宕深感失望,认为调查结论能够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平复。
在其 2024 年的披露中,中国民航局表示,调查尚未发现涉事飞机、机组以及地勤人员存在任何异常。该声明没有提及对飞机飞行数据记录仪和驾驶舱语音记录仪分析的调查结果。
《华尔街日报》在 2022 年曾报道,根据调查人员对飞行数据的初步评估显示,这起坠机是由人为操纵导致飞机失控,使这架拥有良好安全纪录的波音 737-800 客机进入致命俯冲。该报道援引了几位了解美国官方初步评估情况人士的说法。
MU5735 航班的坠毁是自 1994 年以来中国最严重的航空灾难,这对于中国在航空安全方面一直良好的声誉是一大打击。东航曾表示,在此事故之前,该航空公司已经连续 18 年保持安全飞行。该起事故也是中国自 2010 年以来首次发生致命的客机坠毁事件。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一些遇难者家属表示,中国当局对其社交媒体账号进行了严密监控,并警告他们不要表达不满或对媒体发表意见。关于飞机被人为故意坠毁的相关言论也在社交媒体上被审查屏蔽。
根据国际准则,负责调查的国家应在事故后 30 天内提交初步报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于一年内提交最终报告。如果一年内无法提交最终报告,调查机构需要在每年的事故周年日发布一份中期声明,说明调查进展及已识别的安全问题。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及其他六家航空业机构在今年 2 月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对一些调查报告迟迟未能完成的现象表示越来越担忧,并指出部分中期声明几乎没有比初步报告提供更多的信息。
“事故调查过程是建立全球安全标准最为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该报告指出,“但是要从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航空业需要完整、可获取且及时的调查报告。任何中期声明都不能替代全面的最终报告。”
IATA 在上个月发布的最新年度安全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立场。IATA 总干事 Willie Walsh 表示:“如果因为政治考虑而把事故报告雪藏,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在周五午夜最后期限过后,拨打中国民航局的电话并无人接听。
MU5735 航班从中国西南城市昆明飞往华南城市广州,在高空巡航时突然几乎呈垂直状态高速下降。飞机一度短暂爬升,然后又以高速撞向山坡。
飞机在俯冲过程中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信号,也没有与空管部门进行任何联系。机上 123 名乘客和 9 名机组成员共 132 人全部遇难。
回顾 2000 年以来的中国境内飞机事故,通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中国航空安全调查部门就会针对事故原因发布一份初步结论。然而,在本次 MU5735 航班事故中,中国官方的披露极为有限,导致外界在社交媒体上各种猜测,有人怀疑坠机或是人为故意所致。
“中国民航局说一切都正常,这就意味着不是机上人员自己做的,就是外力突然介入且无法控制,”一位微博用户在去年回应一篇关于中国民航局 2024 年声明的官方媒体报道时如此写道。
中国立法机构正在审议对《民用航空法》的修订草案,其中包括禁止“散布民航安全谣言”和扰乱民航运行秩序的条款。
虽然北京方面已经有制止传播虚假信息的相关法律,但有关“散布谣言”的拟议条款“显然是为了阻止任何人去质疑或贬低中国的航空安全”,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前教授、研究中国法律的专家 Donald Clarke(他已于去年退休)表示。
Clarke 指出,从草案文本来看,这项修正案主要针对在机场或飞机上制造公共扰乱的一小部分人。根据该草案规定,散布谣言或以其他方式违法的人可能会被列入禁止乘机名单。
在周五最后期限过后,尝试联系全国人大方面也未得到回应。
在周五晚些时候,一些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以评论的方式纪念了 MU5735 航班坠毁三周年,注意到官方并未发布中期声明,并表示会永远铭记这一悲剧。
“别说三年,三十年我都不会忘了 3 月 21 号那天,”一名微博用户写道,“三年等不到,我就等四年、五年、三十年,等到永远。”
记者联系方式:
Chun Han Wong:
chunhan.wong@wsj.comYoko Kubota:
yoko.kubota@wsj.com本报道亦见于 2025 年 3 月 22 日印刷版,标题为 “北京错过飞机坠毁调查年度最后期限”。
频道推荐:经济学人中文版
2025-03-22T16:46:37+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