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英使觐见乾隆记 连载09|喜迎?设防?天津“礼遇”背后的较量

Liste des GroupesRevenir à tp china 
Sujet : [WSJ] #英使觐见乾隆记 连载09|喜迎?设防?天津“礼遇”背后的较量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
Date : 12. May 2025, 23:05:01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vvtrad$4s2$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连载09|喜迎?设防?天津“礼遇”背后的较量

连载说明|《1793年英使觐见乾隆记》中文故事化呈现

本系列为英国使节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93年访问清朝的纪实作品中文翻译,并以“故事化叙述”形式整理而成。原书以日记和观察记录的方式,详细记述了英使团从抵达中国沿海到觐见乾隆皇帝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文字既反映了18世纪末西方对东方的好奇,也呈现了中英外交最早的正式接触之一。

为使现代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沉浸其中,本连载在忠实还原原意的基础上,略作文风调整,以讲故事的方式重现当年那段跨越文明与权力的奇妙之旅。

连载更新:每日三页内容

翻译整理:ChatGPT 协助呈现

在天津的接见亭中,茶水、果脯与糖点依次奉上。宾主寒暄之后,清廷特使终于开口宣布:皇帝当下正驻跸于热河行宫,打算在那里庆贺自己农历八月十三日(阳历9月17日)的寿辰,并指示英使团前往热河晋见。

马戛尔尼闻讯,并无不悦。相反,他对能进入“鞑靼”(Tartary)边地深感兴趣,尤其是行经途中将有机会目睹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是那条令英国文豪约翰逊医生曾感叹“见者足以自豪其孙”的壮丽工程。

然而,特使接下来的安排却让大使陷入两难。

特使宣称,英使团将在水路抵达距离北京仅12英里的通州(Tong-shoo),自此起转陆路直奔热河,连同所有贡品一并随行。这就意味着,原本专为展示欧洲工艺而精心准备的大型、复杂、易碎的机械与陈列品,必须在颠簸崎岖的山路中长途转运。部分机器在启程前已被拆解打包,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重组,更遑论立刻在皇帝面前全数展示。

英方原希望将这些展品直接安置在皇帝常居之地,由技艺娴熟的工匠在丁维迪博士与巴罗先生的监督下组装成型,免除反复搬运之虞。然而,特使表现出强烈反对,甚至态度强硬,要求不得在北京附近停留——仿佛有意阻止英方任何接触“中枢”本身。

这一主张若得贯彻,将导致部分珍贵礼物在运输中受损,甚至遗失原貌。幸而,总督再次出面调停,阻止了特使“毁礼避都”的激进提议。最终妥协方案为:将不能随行的展品安置于京郊一处王府,作为对皇帝的补充敬献。

特使在交谈中表面从容,实则暗藏敌意。他似乎对西方人抱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既防又轻蔑;而总督的温雅体贴,却成了整个外交过程中最令人欣慰的例外。马戛尔尼不禁感叹:若由总督全权主事,双方本可省却许多误解与障碍。

当晚,大使与随员回到各自的船上,正欲稍作歇息,却迎来一场华丽的“慰问”:由总督派人送来丰盛晚宴,内含美酒、水果、蜜饯;另有茶叶、丝绸、细布作为馈赠——虽不贵重,却礼数周全,言辞恳挚,使团上下无不领情。

不仅如此,为取悦外国贵宾,总督还在河岸搭建起一座临时戏台。台面布景艳丽,色彩明快,精巧布设下呈现出一种浓烈的节庆气氛。整日演出不断,节目包括多个历史剧与舞台哑剧(pantomime),由演员轮番登场。

表演以中国古代装束为本,剧情通过半吟唱的朗诵形式传达,间或插入由锣(loo)等乐器组成的震耳音乐。舞台宽阔却不深,演员出场时自报身份与背景,场景不更换,遵循“一剧一境”的戏剧原则。女角则由男童或宦官饰演。

这些安排无不体现出东道主的好客之道。但在外交仪式之外,真正的问题才刚刚浮现:

热河之行,是一次“庆典”还是一次“考验”?

(待续)







2025-05-10T04:42:14+0000

--
Mobot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

Date Sujet#  Auteur
12 May 25 o [WSJ] #英使觐见乾隆记 连载09|喜迎?设防?天津“礼遇”背后的较量1Mobot

Haut de la page

Les messages affichés proviennent d'usenet.

News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