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jet : [WSJ] #头条 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De : mobot (at) *nospam* fakemail.com (Mobot)
Groupes : talk.politics.china alt.chinese.textDate : 02. Jul 2025, 12:39:36
Autres entêtes
Organisation : BWH Usenet Archive (https://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Message-ID : <10435po$bcu$1@nnrp.usenet.blueworldhosting.com>
User-Agent : Mobot :-)
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Liza Lin / Josh Chin / Raffaele Huang
3 - 4 minutes
Illustration: 插图来源:Emil Lendof/WSJ, iStock
中国AI公司正在动摇美国对全球AI领域的统治,挑战了美国的优势地位,并为AI技术的全球军备竞赛拉开了序幕。
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从跨国银行到公立大学的各类用户,都在启用初创公司DeepSeek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Alibaba)等中国公司的大语言模型,作为ChatGPT等美国产品的替代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汇丰(HSBC)和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已开始在内部测试DeepSeek的模型。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最近在其主要数据中心安装了DeepSeek。
尽管白宫出于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已禁止在一些政府设备上使用该公司的应用程序,但就连Amazon Web Services、微软(Microsoft)和谷歌(Google)等美国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也在向客户提供DeepSeek的开源模型。
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OpenAI的ChatGPT仍然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消费级AI聊天机器人,其全球下载量为9.1亿次,而DeepSeek的下载量为1.25亿次。美国的AI被广泛视为行业黄金标准,这是得益于美国在计算半导体、前沿研究和金融资本渠道上的优势。
但与许多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公司已开始通过提供性能几乎同样出色而价格却低得多的产品来争夺客户。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研究人员6月初发布的一份关于关键技术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发现,中国在AI的两个关键基石——数据和人力资本方面拥有优势,这正在帮助中国紧跟美国步伐。
一些业内人士称,这场竞争已让世界走上了一条技术冷战之路,各国似乎将不得不在美国或中国的AI系统上选边站。
“决定美国还是中国赢得这场竞赛的最重要因素,是谁的技术能在全世界得到最广泛的采用,”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最近的一次参议院听证会上说。“率先抢占市场的一方将很难被取代。”
尽管美国设置了重重障碍,但中国的AI公司仍在阔步前进。由于担心中国为监视或军事目的追求尖端技术,美国政府收紧了中国AI公司获取美国计算机芯片、专有技术和融资的渠道,并威胁要进一步收紧相关限制。
而中国政府则在投入巨资,打造一条尽可能不依赖美国的AI供应链。
军事期刊发表的论文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美军一样,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AI的进步取得战略优势,但很难确定这些行动已经取得多大进展。美国国会议员最近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禁止联邦机构使用中国开发的AI。
随着相互竞争的系统彼此之间日益封闭,业内人士表示,AI模型将可以更加肆意地把用户困在虚假信息和刻意宣传的信息泡沫中。更长远来看,若美中在安全领域的合作破裂,全球应对未来由失控的AI带来的军事与社会威胁的能力或许会被严重削弱。
失去的机遇
全球AI的割裂已经让西方计算机芯片和其他硬件制造商损失了数以十亿计美元的销售额。特朗普政府叫停英伟达H20 AI芯片的销售时,研究机构Jefferies预计这将使英伟达损失100亿美元收入。H20是英伟达为满足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要求而生产的简化版处理器。
中国模型在全球被采用,也可能意味着谷歌和Meta等美国AI相关公司流失市场份额和利润。
今年,未上市公司OpenAI一直在大力推进海外扩张,在欧洲和亚洲开设办事处。
6月25日,OpenAI在Substack上发文称,中国AI新秀智谱(Zhipu AI)在帮助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国家建设AI基础设施方面取得进展。
OpenAI表示,这家中国初创公司的目标是“赶在美国或欧洲竞争对手之前,让中国系统和标准在新兴市场牢牢扎根”,并称其领导层经常与中国共产党官员接触。OpenAI也有类似的业务,向世界各地的政府销售AI解决方案。
“我们要确保民主AI战胜威权AI,”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曾于5月份表示。
智谱未回应置评请求。
在打造人工超级智能的竞赛中,美国AI公司更侧重于追求重大技术突破,而中国的AI产业则更注重将AI应用于实际场景,这种侧重点可能有助于中国公司快速赢得新用户。
包括腾讯(Tencent)和百度(Baidu)在内的中国领先AI公司还通过开源发布AI模型而进一步受益,开源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这些模型。这种做法有助于促进全球开发者和公司采用这些模型。
分析师表示,这也可能给OpenAI和Anthropic等美国竞争对手带来压力,要为维持模型的私有状态和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提供更合理的理由。《华尔街日报》母公司新闻集团(News Corp)与OpenAI有内容许可合作关系。
据总部位于塞浦路斯的Latenode平台的联合创始人Oleg Zankov称,目前在该平台上,全球多达五分之一的用户选用DeepSeek的模型;Latenode帮助全球企业构建用于生成社交媒体和营销内容等任务的定制AI工具。
Zankov说:“DeepSeek的质量总体上相同,但价格只有1/17。”这使得该模型对智利和巴西等地资金和算力不那么充裕的客户尤其具有吸引力。
阿里巴巴称,开发者已经基于该公司的旗舰开源AI模型通义千问(Qwen)创建超过10万个衍生模型。
总部位于东京的AI初创公司Abeja去年秋天受托为日本经济产业省构建一系列定制化模型,该公司在谷歌和Meta的同类产品中选择了通义千问。
据南非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电子研究负责人Taariq Surtee称,该大学的研究管理人员为一个撰写科研资助申请的试点项目选择了DeepSeek,因为该模型是开源的,可以离线使用,从而保证了该大学数据的安全。
选边站队
几年前,美国和中国的AI行业曾紧密交织在一起。
据PitchBook的数据,2018年,在中国AI行业的219亿美元融资中,美国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占到约30%。优秀的中国学生涌入美国大学和硅谷公司。
如今,美国对中国AI公司的风险投资已基本枯竭。中国公民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行业分析师表示,美国AI公司的主导地位越弱,美国在制定该技术全球使用规范上的话语权就越小。一些人警告称,这将为北京利用中国模型作为“特洛伊木马”以传播反映其世界观偏好的信息打开了大门。
尽管一些机构和研究人员部署的DeepSeek开源版本是未经过审查的,但该应用的消费者版本会对中国共产党视为敏感的话题生成经过审查的答案,例如新疆和西藏的民族同化运动。
DeepSeek未回应置评请求。
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AI政策研究员里特维克·古普塔(Ritwik Gupta)称,美国还面临失去对中国野心和AI创新的洞察力的风险。
古普塔说:“如果他们依赖全球生态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治理。如果不是,中国就会我行我素,而我们将无法洞悉其动向。”
[0] DeepSeek: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61071[1] 已禁止在一些政府设备上使用该公司的应用程序: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472132[2] 价格却低得多: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61071[3] 计算机芯片: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377599[4] 供应链:
https://cn.wsj.com/articles/CN-BCH-20240307184023[5] 叫停英伟达H20 AI芯片的销售: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569387[6] 取得进展: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289091[7] 更侧重于追求重大技术突破:
https://cn.wsj.com/articles/WP-WSJS-0002742309[8] 经济学人中文版:
https://t.me/econo202https://cn.wsj.com/articles/%E4%B8%AD%E5%9B%BD%E5%9C%A8%E5%85%A8%E7%90%83ai%E7%AB%9E%E8%B5%9B%E4%B8%AD%E8%BF%85%E9%80%9F%E7%BC%A9%E5%B0%8F%E4%B8%8E%E7%BE%8E%E5%9B%BD%E7%9A%84%E5%B7%AE%E8%B7%9D-546d9c6e?mod=cn_hp_mediumtopper_pos_12025-07-02T11:38:50+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