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言论整治行动全面铺开
Natasha Dangoor / Bertrand Benoit / Max Colchester
5 - 6 minutes
图片来源:Alexandra Citrin-Safadi/WSJ
由于在X上发布的一条信息,住在英格兰中部的41岁保姆露西·康诺利(Lucy Connolly)已入狱超过330天。
去年7月,康诺利正在她开办小型日托中心的家中,当时有新闻爆出,绍斯波特镇三名年龄分别为6岁、7岁和9岁的女孩在一个舞蹈班被一名持刀男子杀害。
网上很快散布了虚假谣言,称行凶者是一名穆斯林寻求庇护者——而他实际上出生在英国,父母是来自卢旺达的基督教移民。
康诺利有一个12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几年前在蹒跚学步年龄夭折的儿子,她的丈夫当时是他们所在郡的保守党议员。那天晚上,康诺利向自己的6,000名粉丝发出了一条措辞愤怒的信息:
“立即大规模驱逐。我才不管呢,干脆把那些住满混账东西的该死酒店全都烧掉。顺便把那些奸诈的政府和政客也一起带走。一想到这些家庭现在将要承受的痛苦,我就感到生理性恶心。如果这让我成了种族主义者,那就这样吧。”
几小时后,她在冷静下来并遛完家里的狗之后,删除了这条帖子。该帖已被转发940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对此次袭击事件的愤怒和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引发了持续多日的骚乱,其中包括几起抗议者试图纵火焚烧寻求庇护者所住酒店的事件。
康诺利因发布意图煽动种族仇恨的内容而被判处31个月监禁。她的上诉被驳回。她的刑期比许多因砸车等刑事毁坏行为而被判刑的骚乱者还要长。“露西因为一条推文坐牢的时间比一些恋童癖和家庭暴力施虐者还长,”她的丈夫雷·康诺利(Ray Connolly)说。
康诺利案正在推动英国一场关于言论自由的辩论,这场辩论也在整个欧洲上演。虽然美国《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来限制言论自由,而且仇恨言论通常受到保护,但欧洲各国政府却没有受到如此多的限制。在曾遭纳粹大屠杀创伤的欧洲大陆,定义松散的仇恨言论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当局打击那些被视为煽动麻烦的人创造了沃土。几乎每周都会传出执法过当的事例。
一名德国右翼记者在网上发布了一张该国内政部长手持标语的伪造图片,标语上写着“我讨厌言论自由”,随后他被判处七个月的缓刑。一名女子因发布了给政客画上希特勒式胡子的图片并称某部长为恐怖分子,而被罚款约690美元。
在法国,一名女子因向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竖中指而被拘留23小时。(她在辩称自己是向空中竖指而非直接指向马克龙后被无罪释放。)在近年发生一系列焚烧《古兰经》(Quran)事件并引发愤怒回应后,丹麦通过了一项禁止“不当对待”宗教文本的新法律。由于两名男子被控在一个民间节日上面对观众焚烧《古兰经》,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庭审在5月份开庭。
上周,在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Glastonbury music festival)期间,英国又出现了一起引发争议的事件,英国二人组合Bob Vylan带领人群高呼“处死,处死IDF”,IDF是以色列国防军(Israel Defense Forc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警方已就这些言论是否构成仇恨犯罪展开刑事调查。该乐队表示,他们不主张任何群体的死亡,但“我们支持拆除一个暴力的军事机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像康诺利这样的案件就是包括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内的特朗普(Trump)政府严厉批评欧洲政府限制言论自由的原因。特朗普政府还把矛头对准了欧洲监管网络内容的法律,这些法律让X等美国科技公司负责确保某些类型的有害材料不被发布。美国国务院表示,这类法律正导致一个“全球审查工业复合体”。
欧洲的温和派人士表示,大多数形式的言论仍然受到保护,并指出美国在保护言论自由方面也面临来自左翼和右翼的挑战。他们指出,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也曾打压他们不赞成的言论,包括以抗议或撰写评论文章为由而拘留外国学生,以及对媒体机构提起诽谤等诉讼。但许多温和派人士也承认,欧洲可能做得有些过火了。
“严重冒犯性”
曾在2018年帮助推动废除爱尔兰亵渎法的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教授戴维·纳什(David Nash)说,近年来在欧洲,钟摆已“更多地摆向限制言论自由”。纳什说,社交媒体不仅是个人传播观点的媒介,还会触及各种可能被冒犯的人,这让欧洲当局陷入两难。
2023年,英国警方依据相关法律共逮捕了12,183人,平均每天33人,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58%。这些法律规定,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发表具有“严重冒犯性”言论或分享“不雅、淫秽或威胁性”内容属非法行为。
英国全国警察局长理事会(National Police Chiefs’ Council)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警官们并非试图“审查政治观点”,而是为了保护公众,并称,“在每一项决定中,我们都必须在言论自由权和打击犯罪权之间取得平衡。”
批评人士说,警方很难界定何为不雅或淫秽。在英国,一名女子最近因车尾保险杠上贴有含脏话的贴纸而被起诉。
“情况会变得更糟,”言论自由联盟(Free Speech Union)的创始人托比·扬(Toby Young)说。该组织为多个国家因言论自由问题被捕的人士提供法律辩护资金。过去一年,该组织的付费会员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5,000人,这些资金被用来为像哈米特·科斯昆(Hamit Coskun)这样的人辩护。
科斯昆是一名出生在土耳其的无神论者,他今年2月份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在土耳其大使馆前焚烧一本《古兰经》,以抗议土耳其政府向伊斯兰主义倾斜。在科斯昆点燃这本书并高喊“伊斯兰教是恐怖分子的宗教”后,他遭到一名持刀男子和一名路人的袭击。他被送往医院,随后被捕。
在英国,焚烧宗教文本并不违法。但一家法院在6月份裁定科斯昆犯有“出于宗教动机扰乱公共秩序”罪,并处以325美元罚款。法官在裁决中说,科斯昆的行为通过激怒他人攻击他而导致了骚乱——批评者称这一裁决相当于指责受害者。在为自己辩护时,科斯昆要求法庭考虑,如果他在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前焚烧一本《圣经》,是否也会被起诉。
资深人权活动家彼得·塔切尔(Peter Tatchell)最近被伦敦警方逮捕,原因是他在一次亲巴勒斯坦的集会上举着一个标语,标语上批评以色列的加沙行动,同时谴责哈马斯绑架、折磨和处决了一名在加沙抗议该激进组织的22岁青年。警官告诉塔切尔,他的标语构成“带有种族和宗教加重情节的破坏和平行为”。
作为欧洲大陆言论自由基础的《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规定,“人人有权享有言论自由”。但该公约也规定存在“条件、限制或惩罚”。虽然在美国煽动暴力是违法的,但判定标准更高:必须是呼吁采取具体且迫在眉睫的行动,而不是一个理性观察者可能认为是夸张的言论。
分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的观点一直在分化,当时美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作出了一系列捍卫言论自由的里程碑式裁决。与此同时,欧洲人则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以遏制极端主义言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法学教授埃里克·海因策(Eric Heinze)说,这背后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美国人认为纳粹德国是压制言论的地方,”他说。“欧洲人则倾向于认为纳粹德国是利用言论最终导致了一场种族灭绝。”
2019年,新纳粹极端分子斯特凡·恩斯特(Stephan Ernst)走到以亲移民立场著称的温和保守派政治家瓦尔特·吕布克(Walter Lübcke)的家门口,朝其头部开枪。检察官将这起谋杀案定性为政治暗杀,许多人将其归咎于社交媒体上激烈的政治辩论。2020年8月,挥舞着“匿名者Q”(Q-Anon)旗帜以及美国和俄罗斯国旗的示威者试图冲进德国国会大厦。
德国政界人士的应对之策是,加强了一项鲜为人知的20世纪50年代的法律,该法律禁止诽谤政治家。该法降低了起诉侮辱公职人员罪的门槛,这项罪行最高可判处五年监禁。几年之内,一项原本籍籍无名到大多数德国人都不知道其存在的法律条款,已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言论管制工具。
现在,非政府组织在互联网上搜寻仇恨言论的实例,而德国政府部长们则花钱请公司举报针对他们的侮辱性言论。在线服务公司SoDone承诺“打开Twitter时不再让你起鸡皮疙瘩”。
SoDone的创始人弗兰齐斯卡·布兰德曼(Franziska Brandmann)说,创办该公司的最初动力来自于与一位学者的交谈,这位学者在受到亲克里姆林宫账号的仇恨运动攻击后,停止了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战争的批评。
布兰德曼说:“如果你信奉言论自由,而像她这样的人却因为受到如此严重、系统性的骚扰和恐吓而考虑退出公共讨论,那么显然是出了问题。”
去年3月,当过兵的64岁退休卡车司机斯特凡·威利·尼霍夫(Stefan Willi Niehoff)转发了一张他在X上看到的图片,图片上是时任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并配有文字“Schwachkopf Professional”,意为“职业白痴”,这是对化妆品品牌施华蔻(Schwarzkopf Professional)商标的恶搞。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忘了。
几个月后,尼霍夫在一天早上6点15分被门铃声吵醒,两名便衣警察要求搜查他的家。
他说:“起初我以为是我儿子淘气惹了什么祸。”然后他意识到警察是来找他的。他把自己的平板电脑交给了警察。
检察官后来撤销了关于哈贝克帖子的案件,但因他们发现的其他材料而起诉了尼霍夫,包括五次不同的转发和一条推文,他在其中使用了纳粹时代的图像来评论时事。尼霍夫的律师马库斯·普雷策尔(Marcus Pretzell)说,这些帖子都意在讽刺。例如,在天主教会呼吁选民抵制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后,普雷策尔发布了一张神职人员行希特勒礼的图片,他想以此评论他所认为的教会的虚伪。
一家法院在4月份对尼霍夫处以约1,550美元的罚款。6月,一家上诉法院将罚款数额降至约971美元,但维持了对部分罪名的原判。尼霍夫的律师表示,尼霍夫将再次对该判决提起上诉。
普雷策尔说:“(针对政治家的)真实威胁应该被调查和惩罚,但我们不能将所有达不到学术辩论水平的言论都定为犯罪。”
根据政府数据,从2021年9月到去年8月,哈贝克的办公室共提出了805起针对侮辱或威胁的刑事申诉。德国警方表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最终被起诉,但没有具体数字。右翼政党也利用该法律来打压批评者。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爱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的一位发言人说,在选民向其办公室举报侮辱性帖子后,她对网上评论者提起了不到100起申诉。
玩笑禁令?
鉴于英国在开创西方民主方面的先驱作用,其对言论的打击尤其令人惊讶。英国议员正在辩论一项被称为“玩笑禁令”(banter ban)的新就业法,该法将要求雇主对工作场所有员工能听到的冒犯性言论负责。英国政府最近曾考虑禁止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合法但有害”言论,但因担心对科技公司提出此类要求可能危及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而作罢。
英国警方正在调查越来越多的“非犯罪仇恨事件”,即如果有人发表了针对他人“个人特征”的言论,人们可以报警。此举旨在杜绝种族主义辱骂或其他骚扰行为,但言论自由活动人士表示,该措施已被武器化。
声称自己是受害者的人可以举报任何人发表的任何被认为是仇恨性的言论,且无需提供受到伤害的证据。例如,一名学童因称同学为“弱智”而受到调查;一名前警官因在Twitter上发表据称是反跨性别的评论而受到调查,他后来在法庭上赢得了官司。
言论自由联盟计算得出,在2014年至2024年间,共记录了250,000起非犯罪仇恨事件,相当于平均每天68起。该联盟表示,在某些情况下,被指控的肇事者的姓名会被警方记录在案,这可能会在背景调查中出现,影响找工作。
“这个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让警察局长可以说事情正在处理中,也让下级警官在面对有关伤人言论的投诉时,可以告诉投诉人他们已经采取了行动,”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商法教授安德鲁·泰滕伯恩(Andrew Tettenborn)说。“他们确实会严重扼杀言论自由。”
[0] 经济学人中文版:
https://t.me/econo202https://cn.wsj.com/articles/%E6%AC%A7%E6%B4%B2%E8%A8%80%E8%AE%BA%E6%95%B4%E6%B2%BB%E8%A1%8C%E5%8A%A8%E5%85%A8%E9%9D%A2%E9%93%BA%E5%BC%80-630fb3ae2025-07-08T12:53:51+0000
-- Mobot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on this article, feel free to reply to this post. However, for feedback on the bot, please post in the cn.fan group.